2012-10-29
收藏
上学期我听了十几节的数学课,感觉仍是以“说数学”为主,即很多教师都热衷于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这种“说数学”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面窄,表面上看秩序井然,实际上缺乏一种内在的活力,学生无兴趣可言,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在不断学习新课程、走进新角色、转变观念、改革教学的过程中认识到,如果以“做数学”代替“说数学”,情形会迥然不同,就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因为“做数学”更加将数学学习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强调数学学习是儿童的一种发现、操作、尝试等主动实践活动;强调数学学习的探索性与体验性;强调数学学习也是一种认识现实世界的一般方法的学习;强调数学学习是群体交互合作与经验共享的过程。
一、要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入手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特点,数学学习应该是孩子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数学教学应该与孩子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就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为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学,运用数学知识能较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使之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二、要在“做”字上狠下功夫
要让学生学会“做数学”,就要在“做”字上狠下功夫,做足文章。只有放手让学生“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因此,让学生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学习数学,是“做数学”的关键。也许有的老师对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可能会产生种种担心:担心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用,预定的教学任务完不成;担心学生思维一发不可收,出现教学的意外而令人尴尬;担心课堂教学秩序混乱,难以控制局面;担心困难学生更难跟上,等等。然而我们应该知道,像以往那样只是表面上热热闹闹,不注意活动的有效性、有序性,或者教师过多的引导,这种教学只会束缚学生的手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而真正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活动必须是学生自主的活动,必须有深刻的观察、想象、假设、推理、探究等高层次的思维活动的加入,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才能由指令性向自主性转变。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这一环节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利用学具操作,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给学生发表见解和敢于提出不同问题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得到尊重,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在具体的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在相互的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要让学生参与“做数学”的全过程
我们提倡,学生不仅要在引进新知识、讨论新知识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在巩固新知识阶段更应主动参与,要参与“做数学”的全过程。
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一课,在巩固新知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套圈游戏。因为套圈游戏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游戏规则:套中小狗24分,小羊26分,小鸭31分,小猪15分,小猴子40分,小鹿39分。
(1)你喜欢套哪两种动物,得多少分?
(2)套哪两种动物得分最多?是多少?谁还能提出数学问题?
(3)套哪两种动物得分最少?是多少分?
(4)我套两种动物得55分,猜猜看我套中的可能是哪两种动物?
(5)我两次套中的分比65分多,可能是哪两种动物?哪两种动物根本套不上?
(6)猜猜看,每次套两种动物,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套法?猜后,小组讨论验证,最后学生用5+4+3+2+1=15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到此并没有结束,而是让学生把这15道题一一搭配列出算式,做在作业本上,让全体学生体验搭配的思想方法,同时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点。最后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教师还可以设计一道思维含量较高的开放题,适合全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2016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
初二数学数据的代表值与离散程度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试卷(一)(1.不进位不退位)(A)
八年级数学证明检测试题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试卷(一)(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B)
初一数学上册期中复习题
2015-20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汇总
小学数学学习方法之巧记四则运算
高一数学开方公式具体计算步骤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试卷(一)(2.进位退位)(C)
小学数学三星级求平均数典型题库
最短路线(一)<练习题>
八年级数学图形的证明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数学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趣味数学故事:远古时候的时间、方向和记数
最短路线(二)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图形的分割与组合<练习题>
2015-2016学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三星级求平均数典型题解
七年级数学(上学期)十月份月考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9月月考试卷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试卷(一)(1.不进位不退位)(B)
高二数学“求解无棱二面角大小”的解题方法
初三数学直角三角形考试题(有答案)
七上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测试题
第二册第五单元试卷(一)(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C)
201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调研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达标测试题(含答案)
走进图形世界测试题(含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