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今天上课被学生气坏了,也更深层次地体会到:备课不备学生是绝对不行的,你以为简单的,学生学起来不简单;你以为学生会的,学生不一定会。
我在二班上第一节课,今天学习“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把长方形介绍给别人认识吗?问题一提出同学们鸦雀无声,我想他们需要时间思考我等一会再问吧,左等右等终于有人声了:是直的,这叫什么答案。引导引导吧,我让他们观察长方形的“边”,还是那句话:是直的,我要哭了。这思维就像针尖那么细,就不能发散发散?唉,直接问吧:有几条边?边的长度有什么特点?好不容易把边研究完了,我又问:长方形还有什么特征?又是半天没反应。我画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让他们比较,他们又来了一句:长方形是直的。我崩溃了!只能再问:长方形中除了边,还有什么?终于说出角了,角有4个。追问:平行四边形有几个角,和长方形有什么区别?又来了一句:“长方形是直的”,我要昏倒了。这段揭过去,不说了,都是泪。
教学画图形这段也全是坑。也没课间展示,只能让他们注意看书,我领着他们理解。引导他们看书上的网格图,理解左上角标的1厘米是什么意思,再三强调如果画5厘米,是不用量的,只要沿着格子线边画边数出5格就可以了,结果呢?结果是我欲哭无泪,照样有人不辞辛苦的去量出5厘米再画,照样有人数出5格后再量出长度写在图上,你说你量成34毫米就罢了,你还量个34厘米,你牛,你真牛,我也是醉了!
第二节课,我吸取上节课教训,先让他们分组围绕“边和角”讨论长方形的特征,效果就好多了。利用课间时间在黑板上画出网格图,看图解释图示中1厘米的含义,然后又举个例子画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学生再画,正确率就明显比二班高多了。
上一节课不容易,上一节好课更不容易,课前需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谈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谈谈小学低年级数学兴趣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浅探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的复习
浅谈低年级几何概念教学
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如何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课题引领促成长
浅谈小学高年段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初探
一根铁丝教周长
小学数学数学模型的探究
小学低年级数学如何进行有效的期末复习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何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中用活“多媒体”
小学数学中高年级“问题导学”教学策略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数学教学时如何引入概念
建立数学学习小组的实验研究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基于错题的团队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低年级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运用
谈小学生数学课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沼泽地”
融“逗”于数学教学中
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有效性的初探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