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第一小学 肖仙莉
一、填空
1.计算239÷78时,把78看做( )来试商,商是( ),会偏( ),所以要把商调整为( )。
考查目的:“四舍五入”调商方法。
: 80、2、小、3
解析:把78看做80,239不够3个80,因此商2,但把78看大了,初商就会小,所以要往大调1,所以商3。
2.□70÷67,可以把67看作( )试商,如果商是一位数,方框里最大可以填( )。
考查目的:试商方法、商的位数
: 70、5
解析:用四色色五入法试商时,可以把接近整十数的数看成整十数,然后试商,同时在试商时根据数据特点,会判断商的位数,可以检查商的位数对不对。
3.一个数除以38有余数,则余数最大是( )。
考查目的:考查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 37
解析:根据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余数比除数小,因此比38小、且最大的数就是37。
4.两个数相除,商是20,如果在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填上一个0,商是( )。
考查目的:商不变的规律的应用。
:20
解析:两个数相除,商是20,在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填上一个0,相当于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商还应是20。
5.如果4×50+6=206,那么206÷50=( )……( )。
考查目的: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关系及有余数除法验算方法。
:4、6
解析: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因此乘法的两个因数应分别作为除数或商,一个为除数那么另一个就应为商,现在50是除数,所以4应为商,而剩下的6应为余数,而且这题,因为余数是6,4只能为商,不可以为除数。
二、选择
1.51除( )的商是6,余数是20。
①171 ②326 ③260
2.a是一个非零的自然数,a÷73的余数最大是( )。
①72 ②73 ③74
3. a÷( )=b……50。除数最小是( )。
① 50 ②49 ③51
4.如果A÷B=C,那么(A×40)÷(B×40)=( )
①C ②C×40 ③C÷40
5.选择正确的余数填在□里。
①980÷40=24……□ (2,20)
②500÷60= 8……□ (2,20,200)
③2700÷800=3……□ (3,30,300)
考查目的:(1)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关系;(2)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算理及余数与除数的关系;(3)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算理及余数与除数的关系;(4)商不变的规律;(5)商不变的规律及应用。
:1. ②;2. ①; 3. ③;4. ①;5.①20、②20、③300。
解析:1.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51×6+20=326。2.余数要比除数小,也就是比73小且还最大,因此选择72。3.根据除数与余数的关系余数是50,而除数要比50大,且最小,因此选择51。4.虽然不知道A、B具体的数据,但根据题目的描述A除以B等于C,现在A、B同时乘40,商应该不变,所以选择C。5.此题中的3个小题都是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算,而且全用到的是被除数、除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因此如果有余数,余数应该乘这个相同的数。所以①被除数、除数同时除以10,余数是应为20;②被除数、除数同时除以10,余数是应为20,③被除数、除数同时除以100,余数是应为300。
数列不等式应用教案
实际问题工程问题教案
相反数教案1
多项式导学案
整式的加减法教案
数列的综合应用教案
在调查的认识教案1
归纳与类比教案
去括号导学案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2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教案
数列学案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案3
直线、射线、线段教案4
点线面位置关系教案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4
相反数教案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教案3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4
数列求通项教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2
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教案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1
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教案1
整式的加减教案6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直线、射线、线段教案3
数列综合应用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