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4
收藏
“数的运算”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教材中占得篇幅最长。正确认识计算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准确了解计算的内在思想和方法,能使我们的计算教学更加科学有效。但如何以适合小学生的方式教会他们计算?如何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传统的计算教学是以“传授——接受”构成教与学的关系,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讲授、灌输为主,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常常只重视计算的结果,而不重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而在课改初期,教师们认识到了原有教学模式的局限,大张旗鼓地开展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计算教学中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师没有起到很好的主导作用,导致课改初期学生计算的能力不如以前的学生娴熟。我们困惑,如何寻求算理与算法的平衡呢?以下粗浅谈一谈对此的一些认识。
一、精心设计,正确处理算法与算理的关系
1、算理应是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
在计算碰到新问题时总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应用已有的经验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交流的平台,在交流中明白一个个算理,从而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不但能提升认识,还能为新知的学习打下基础,缩短教学的时间。
2、展现多种算理时要找到突破点。
例如:教学十几减9时,学生出现了好多种算法,如果要一一解释每个学生的算理确实要花好长时间,而且其他学生还会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结果什么都不清楚,因为每种计算都会有一般的算法,为后续学习打基础的。这时教师只有选择其中最容易理解的破十法和想加算减这两种方法讲解,让学生理解算理。这样既能让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3、注重算理与算法的沟通。
算理是算法的基础,当学生明白了算理后,教师及时落实算法与算理的联系,有利于对算法的掌握。
4、基本算法需要重点强化练习。
一节课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在多种算法中有基本算法,这种基本算法对后续学习又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基本的算法有必要进行强化,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会。针对上述十几减9的例子,破十法和想加算减的方法就是基本算法,进行强化训练,对后面的十几减8、7、6、……都有很大的作用。
二、课堂上保证新算法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
在新的计算方法教学的第一课时留有一定的时间完成一定的练习量,能从学生的反馈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在计算方法上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这样就能将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掌握算法,初步形成计算技能还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时。本课的难点是一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写法,虽然学生已经通过摆小棒、在计数器上拨算珠知道了列竖式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但是否完全理解呢?通过集体讨论明白算理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首先指名板演,请两个中下生上黑板做,其余一起看。这时两人的计算过程一览无余,一人正确,另一人却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了,显然没有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思,算理不清楚。经全班同学的点评,这位学生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在后来的课堂作业中就没有发生类似的错误。如果单靠讲算理,而没有及时练习巩固,这个错误就会延续到第二课,而到了第二课难道还要再演示、再讲一遍?课堂的效益从何而来?
三、改变计算教学的模式,给予理解算理的空间。
计算教学常常借助一定的情境作为一节课的引入,通过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探索出结果。情景的创设,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活求知欲,唤起好奇心,使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而计算教学一定要借助情境吗?没有情境,学生能够自己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在教学“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零的数,结果还是零”的内容时,一位老师一改往日的教学,直接出示0÷4这个算式问学生:你能算吗?
生1:可能是0吧!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猜的。
师:有时根据第一感觉解决问题也是一种好办法!
生2:0÷4肯定是0。比如: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0个桃子,就是0÷4=0。
生3:对。我身边有0个皮球,平均分给4个小组,每组分0个皮球,所以0÷4=0。
……
生4:还可以把0÷4=()想成4×()=0来想
……
接着又讨论了0不可以做除数……
这个案例中没有由情境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借助情境让学生明白算理,而是直接出示算式,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举出一个个例子来解释,理解算理、获得答案,这样也激活了其他同学的思维,纷纷从已有的经验内提取经验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讨论时间充足,不受情景的约束,算理与算法都得到解决。
总之,计算教学中理解算理与掌握算法不可偏颇,“重算理、轻算法”和“重算法、轻算理”都不可取。正确地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1.1《统计活动:随机选取数字》课件 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5份)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7.1《柱、锥、台的侧面展开与面积》ppt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2.1《算法的基本思想》课件 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8份)
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1.4《统计图表》课件 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4份)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4.2《等角定理与异面直线所成的角》ppt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1.9《最小二乘估计》课件 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5份)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2.3.3《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ppt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3.2《古典概型》课件 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8份)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2.1.4《两条直线的交点》ppt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7.3《球》ppt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1.2《简单多面体》ppt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2.2《算法的基本结构及设计》课件 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5份)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2.1.2《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和一般式》ppt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2.1.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ppt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1.8《相关性》课件 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7份)
2016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第二章《算法初步》ppt整合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2.2.1《圆的标准方程》ppt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2《直观图》ppt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3《三视图》ppt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1.5《数据的数字特征》课件 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3份)
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1.6《用样本估计总体》课件 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12份)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4.1《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ppt课件
2016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第一章《统计》ppt整合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1.2《从普查到抽样》课件 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8份)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2.3.1-2.3.2《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ppt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6.1《垂直关系的判定》ppt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3.3《模拟方法―概率的应用》课件 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8份)
北师大版必修3高中数学3.1《随机事件的概率》课件 教案 学案打包下载(7份)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7.2《柱、锥、台的体积》ppt课件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必修2高中数学1.5.2《平行关系的性质》ppt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