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1
收藏
生活中出处充满数学的趣味,下面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分享的数学文化之加减乘除的由来,供大家参考!
加减号“+”、“-”—五百年前德国人最先使用的。据说,当时酒商在售出酒后,曾用横线标出酒桶里的存酒,而当桶里的酒又增加时,便用竖线条把原来画的横线划掉。于是就出现用以表示减少的“-”和用来表示增加的“+”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这两个符号表示剩余和不足,后来又经过法国数学家韦达的宣传和提倡,开始普及,直到1630年,才得到大家的公认。乘号“×”—三百多年前英国著名数学家欧德莱最先使用的,他认为乘法是加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于是他便把前人所发明的“×”转动45°角,这样乘号“×”也就面世了。“×”既表示了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又表示了相乘的方法。除号“÷”—最初这个符号是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流行,最早人们用“:”表示除或比,也有人用分数线“-”表示比,后来有人把二者结合起来就变成了“÷”,瑞士的数学家拉哈的著作中正式把“÷”作为除号。
以上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分享的数学文化之加减乘除的由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简单计算
三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
三年级数学可能性3
三年级数学搭配中的学问1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大小比较
三年级数学认识整千数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认识
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
三年级数学统计表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复习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练习2
三年级数学四边形课件
三年级数学可能性2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与正方形总复习1
三年级数学搭配中的学问6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2
三年级数学搭配中的学问5
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4
三年级数学认识周长
三年级数学搭配中的学问4
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3
三年级数学统计与可能性
三年级数学搭配中的学问2
三年级数学可能性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