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9
收藏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6、98页。
【学习目标】:
1.回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够通过这些特征用Y图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能够通过思维导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能够通过韦恩图表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与梯形两两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资源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打印好的思维导图、韦恩图和Y图模板。
3.卡纸,便利贴。
【学习过程】:
一、问题情景,导入复习
1.出示平面图形:
师:同学们,我手中的是什么图形?我们还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的说一说,教师简要板书。
2.导入:
师: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系统地复习一下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复习)
二、小组协作整理,建构网络。
1.小组协作整理。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对学过的平面图形的知识进行整理,要体现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整理。
(2)小组内同学共同分类整理。
2.老师介绍思维导图,韦恩图和Y图的作用。
师:思维导图可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Y图可以表示分类,韦恩图可以表示联系和区别。
3.教师引导学生用图表进行整理,并巡视课堂进行个别指导。
4.观摩学习。
要求:
(1)整理完后,以小组为单位互派代表到各组观摩学习,每个组只留下一个主讲人对参观者进行介绍。
(2)学习结束以后把自己组整理的内容补充完整。
(3)组内推选一人展示本组的作品。
5.汇报展示。
老师选定几个小组,分别上台汇报展示本组所整理的内容。
要求:(1)汇报时先说一说自己是用哪种方法整理的。
(2)说一说自己都整理了哪些内容。
(3)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把自己组的作品进一步的完善。
小组代表汇报完毕后,让下面的同学对他的汇报做适当的评价,如有遗漏,可做相应的补充。
6.优化再建,完善知识。
师:根据刚才的交流汇报请同学们再次完善自己整理的内容。
教师把学生完善后的作品选几份张贴在黑板上供学生参考,并根据学生的完善。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对着思维导图与Y图复习三角形的概念、内角和及分类。
(1)提问:什么叫做三角形?
(2)老师板书分类:a.按照边分类; b.按照角分类
(3)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
提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
2.复习四边形的特征、分类和关系。
(1)师生对着包容图复习各种四边形的关系。
师:长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特征: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梯形的特征:
(2)通过韦恩图的对比得出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异同。
师生小结:由于长方形、正方形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
3.复习圆.
(1)复习圆的特征。
复习画圆的方法,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同一个圆中直径和半径关系。
(2)复习轴对称图形。
四、归纳总结。
师: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教案
正方形的判定(四)教案
矩形的性质
反比例函数全章教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
八下数学16章小结与复习教案
正方形的判定定理教案
正比例函数教案
分式方程教案
导学案:矩形的性质
整数指数幂教案
勾股定理说课稿
教案:矩形的判定
梯形教案 人教版
正方形的判定 教案
分式方程教案(第一课时)
从分数到分式教学设计
正方形的性质(二)教案
2016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数学寒假作业答案参考:初二上学期寒假作业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 全等三角形 教学设计
分式的基本性质教案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016年初二上学期寒假作业数学答案参考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教案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四)教案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案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
八年级下数学第十七章小结与复习教案
勾股定理教案 人教版
第16章分式全章教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