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7
收藏
这学期我带六年级两个的数学任课老师。由于刚参加工作,对于接手这样的工作真是感觉肩膀上多了更多的责任。自己通过多方寻找资料,也咨询了一下带过六年级的老教师,对自己这一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每学期一开学我必须分析和了解本班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这是开展教学前的首要任务,必须根据假期作业的完成情况,结合上期的平时表现、性格特征、基础状况以及学习态度和方法,分析重新认识学生;以便在课堂和平时训练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抓好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1、深挖教材、拓宽教材,做好备课工作,掌握规律性的东西。
2、教学过程中,注意“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重点、难点;讲规律;讲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两不讲”即自学能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3、抓学法指导,在课上听学习好的同学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告诉大家。同时要求每个学生建立错题本,将训练中或每次考试中的错题进行整改,分析做错的原因,解题技巧,避免重复性错误。
4、每天的作业坚持做到当面批改。
5、做到每周查每周考,查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再出示习题巩固,练习。并在考试后做好成绩记录及分析,以备比较。
三、作业布置少而精。
对毕业班的学生来说,他们面临小升初的毕业考试,特别在复习阶段,繁重的课后作业只会积累学生数学的厌倦,虽然练很关键,但要有针对性地练,优生练难度、练思维;中等生练方法、练能力;后进生练基础、练习惯;分层次、有针对性、有重点的练,一方面为学生减轻了作业负担,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数学。
四、 狠抓纪律、班风、学风。
每逢毕业班,由于他们在学习能力、方法、态度、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为了提高班级的整体水平,除了千方百计地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外,还应在纪律、班风、学风方面下功夫,一到后期,学生的思想变化比较大,有厌学心理。比如:部分优生认为老师所复习的都是学过的,一点味道都没有,容易分散注意力;而后进生由于基础较差,思维能力跟不上,可能每复习一个知识点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无法联系起来,而且,在归类复习时,可能一节课复习的知识是平时一个单元的这样多,他们无法吸收导致无心参与学习。为此,必须注重班风、学风,狠抓纪律,争取全员参与。这样才能保证毕业考试取得理想的成绩。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7.1 数的认识》教案教学设计
大学数学教育观念与学生创新能力初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比和比例》教案
教研小论文 探索与实践生活中的数学原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学思考》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7.4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分析
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思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式与方程》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案
教学随笔 小学低段数学几何空间思维的培养方法
一年级数学上册自主评价总结
2015年春季新版审定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材料
学校数学示范课心得
小学数学学习与班级管理的结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的认识》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7.3 式与方程》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数的运算》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引发的一些思考
一上数学质量分析2020.01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空间观念的解读与思考》主题研讨活动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图形与位置》教案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双班)
从核心素养到数学教学——小学老师数学教材培训心得
教学感悟 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小学三年级数学老师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经验再出发
读《混合运算为什么先乘除后加减》给我的启示
一年级的《加法的认识》听课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