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0
收藏
由“7+30=73”引发的思考
前一段时间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同组老师普遍反映,对于一位数在前、整十数在后的加法算式,学生错误率较高。比如:7+30=
7
3、4+50=45等。通过调查、了解,分析得出原因:有些学生把上面两道算式看成70+3=
7
3、40+5=45,导致计算结果有误;也有学生受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在前)的加法算式的影响,比如:30+7=37,40+3=43,从而得出错误结果。找到原因后,再作深入分析,发现第一类错误主要是由低年级学生知觉的模糊性与不精确性所导致。而第二种错误,其深层次的原因恐怕在于学生对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在前)的加法算式已经形成一种“内隐的算法”,7+30=73就是这种“内隐算法”负迁移的结果。
找到病症有利于好下药。通过教研组讨论、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对于第一类错误,教师可组织不同形式的练习予以矫治。
(1)出示题组:7+30=,70+3=,让学生计算后进行比较,发现两道算式相同的地方在于都有数字“7”“3”“0”,不同的地方在于“7”和“3”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2)采用“我当小医生”的游戏形式进行练习。出示几道同类型的错题,让学生扮演小医生分析错在哪儿,错因可能是什么?从而使学生在比较、辨析中找到出错的原因,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第二类错误是由于学生“内隐算法”的负迁移,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借助直观的情境图,引导学生抽象出算理。进而在学生明确算理的基础上,帮助他们从直觉、内隐的计算方法过渡到理性、清晰的计算方法,最终形成计算技能。
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错误。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各色错误中找到出错的内在原因与机理,进而对症下药;或者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易错的关键点,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对学生的错误作出正面的干预和影响,防患于未然,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小学生2014年数学日记跷跷板
小升初数学必备:综合错题集
小升初数学毕业总复习计算题(口算题)专项练习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题库(操作题)
做梦
精编高二寒假数学检测试题作业
考前练习六年级数学下册竞赛试卷
春六年级数学总复习题库(简便计算)
数学圆柱体积(2)专项训题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题库(基本练习)
做游戏
一年级小学生下册数学寒假作业解析
2016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寒假作业
三年级小学生数学下册寒假习题参考
高二数学必修五下册期末备考知识点
小升初数学专项试题
六年级小学毕业数学模拟试题(西师大版)
攻克难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2016
2016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试卷
数学数的运算总复习练习题(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答案2016
五年级数学《认识底和高》教学反思与评议记录
《府前广场》
找小棒
买牙膏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寒假练习题
记国庆节的一件事
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测试题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