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2
收藏
在高考中想领先于他人,想方设法要比别人学、看、作得多。下面是17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方法:要避开五大忌讳,供参考。
一忌“杂乱、繁多,顾此失彼”1.高中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范围,有些数学知识的重复和变形,都代表相同的知识点和方法,不要做简单、无聊的重复,这样会使你身陷题海,不能自拔,既耗精力,又会失去了信心。2.应以学校所选的数学复习资料为准,因每一套复习资料都经过反复推敲,仔细的研究,很系统地将相应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融会于其中。对于需要的知识点,再补充,这样你学的数学知识点系统性强。3.不能对数学题太贪,以系统掌握思想、方法为主线,查缺补漏。同学们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数学题目千变万化,是无限的,因此,若以有限的精力去做无限的题目,必然会导致你没有系统地研究数学题,反而会使你的学习失去系统性,顾此失彼,是高三复习(第一轮、第二轮)的大敌。
二忌“学而不思则罔”第二轮数学复习,但多学生会认为自己的基础已过关,放松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等的学习和研究。而是去大量做题,导致很多同学身陷题海,不能自拔,其主要原因就是“学而不思”,数学题目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平时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自己对数学题分析能力会提高。“学而不思”在数学第二轮的复习中几种具体表现:上课听懂了,课后作业不会做;对数学题有“未曾相识”的感觉;只会朦胧做出数学题,却讲不出其中原因;对总结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和策略缺乏;粗心是犯同样的错误的最好解释。这就是你的数学第二轮复习中,阻滞你很难取得好成绩的又一个大敌。
三忌“脸高、手高忘基础”同学们总认为基础的东西,简单,没有必要进行研究,又进入第二轮数学复习,再抓基础就是浪费时间,甚至是放弃“理想中的大学”的认识。更有一些同学对自己的考大学定位较高,总是高挂自己。似乎有“泰山顶看小山”的感觉。俗话说得好,最深刻的道理,往往存在于最简单的事实之中。同学们可以仔细、认真地分析老师讲的课、做过的数学题,无论是多难的题目,最后都归结到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点。重视双基,就是搞好第二轮数学复习的关键,更是一种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四忌“脸高、手高忘基础”三忌“脸高、手高忘基础”在第二轮数学复习中,不能“蒙着眼睛走路”,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看见数学题就做,发了试卷就考,可是有了问题也不问,从来不去想,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数学变为强项,怎样会更好弥补自己的不足,为自己分别制定长期和短期的学习目标如何做会很快收效。一个人如果没有人生目标,那么他的人生将失去意义。
五忌“对自己宽大,不清算”
数学复习要注重基础、抓老系统的数学知识梳理、对自己的漏洞提高警惕。否则就会失去时机。首先要学会节省做题时间,对不同题型采用不同的方法,以简捷为准;其次做好改错反思,建立改错本。“错误”是数学复习中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宝贵的财富;最后就是解数学题时审题要慢,要看清楚,步骤要到位,立足于一次成功,加强对注意书写规范,重要步骤不能丢,丢步骤=丢分。
17年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方法:要避开五大忌讳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高考数学复习指导栏目。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范例
四年级数学商不变的规律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学计划模板
二年级小学生数学寒假作业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一单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排排坐》一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专项试题模拟检测
2016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奥数一年级《松树》练习及答案(小学)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四年级数学相遇应用题的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数学《大数的改写和省略》教学设计
2016年二年级数学期末考查试卷
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奥数一年级练习题及答案蜗牛的故事
小学奥数一年级练习题及答案数萝卜
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2016年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1(人教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期末试题
精选一年级奥数试题及答案买邮票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范例
二年级数学上册二单元算练习题2016
2016年二年级数学期末试题(苏教版)
2016年小学二年级寒假数学作业试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神奇的计算器教学设计
2016小学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
2016年二年级数学考前练习试题
2016年二年级数学模拟检测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