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8
收藏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口算
53+6= 65+0= 24+5= 39+9=
218= 516= 454= 335= 420=
二、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和饮料吗?今天我们一起去买一些饮料,希望大家帮帮老师。
三、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思考,先自己结合买饮料这个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同桌交流中说一说各自的想法,解释各自的估算过程。
3、把每箱24瓶看成25瓶
2523=150(元)
150元就够了。
把每箱24瓶看成20瓶
2023=120(元)
要比120元多。
4、学生独自解决共花了多少钱?。
5、小组合作交流各自算法。
6、汇报算法
方法 :(1)一共多少瓶?
242=48(瓶)
(2)共花多少钱?
483=144(元)
2423 = 483 = 144(元)
答:共花了144元。
方法:(1)一箱多少元?
243=72(元)
(2)二箱多少钱?
722=144(元)
2432 =722 答:共花了144元。
=144(元)
四、拓展应用
1、15 4 7 125 8 6 102 4 5
2、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多少人?
3、哪道题的得数大?画。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0 1 2 3 4 6 7 8 9 ( )
4、我每分大约打41个字
(1)小明5分能打多少个字?
(2)一篇稿件共325个字,5分后还剩多少个字每打完?
(3)再打3分,能打完这篇稿件吗?
五、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六、作业
课本第37页1、4、5、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试卷
抛物线课件2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9
集合的概念教案5
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导学案
抛物线课件1
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4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5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3
集合的概念教案6
集合的概念教案1
中位数与众数导学案
集合的概念教案3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导学案
椭圆课件1
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2
一次函数的图象导学案2
椭圆课件3
代入消元法导学案
为什么要证明导学案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6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1
定义与命题导学案2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导学案
高二数学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4
函数导学案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2
集合的表示方法教案5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