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4
收藏
各位热爱知识的同学们,今天查字典数学网给大家分享的是初二上册数学直角三角形教学计划,同学们认真浏览,详细笔记。
教学目标:1、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方法
2、结合具体例子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温故知新
1、你记得勾股定理的内容吗?你曾经用什么方法得到了勾股定理?
(由学生回顾得出勾股定理的内容。)
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二、 学一学
1、问题情境:在一个三角形中,当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时,我们曾用度量的方法得出“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结论,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
已知:在ΔABC中,AB2+AC2=BC2
求证:ΔABC是直角三角形
A
B
C
(讲解证明思路及证明过程,引导学生领会证明思路及证明过程,得出结论。)
结论: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议一议:
观察下列三组命题,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如果小明患了肺炎,那么他一定会发烧。
如果小明发烧,那么他一定患了肺炎。
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所对的角相等。
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所对的边相等。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成对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归纳出它们的共性,进一步得出“互逆定理”的概念。)
3、关于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
(1)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2)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却不一定是真命题。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互逆命题的定义。)
4、练习:
(1) 写出命题“如果有两个有理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的逆命题,并判断是否是真命题。
(2) 试着举出一些其它的例子。
(3) 随堂练习 1
5、读一读“勾股定理的证明”的阅读材料。
6、课堂小结:本节课你都掌握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互逆定理的定义及相互间的关系。)
三、 作业
1、基础作业:P20页习题1.4 1、2、3。
2、拓展作业:《目标检测》
3、预习作业:P21-22页 做一做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二上册数学直角三角形教学计划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数学教学论文重视学习心理指导 培养学生乐学精神
小学数学论文《如何创设情境-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如何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让学生说说心中的好课
谈谈数学作业批改
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数学论文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发展性评价初探
关于小学数学的小论文《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1000字内文章
关于小学数学论文《小学生数学理趣培养初探》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的进行追问
课堂教学评价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析数学教师的教学思维
小学论文之《开放的课堂——孩子的需要》
情感培育是孩子最好的入学准备
课堂,智慧地对话
让课堂教学更具人文气息
浅谈班主任工作
数学论文学龄前儿童计算能力的发展
落实新课程理念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育人价值
关于小学数学如何仔细审题的优秀论文
优质课,你还将巡演多少场?
创新课堂:从具体到抽象
论批改小学数学作业中的几种策略文稿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四个度
师德师风、教育教学及教学成绩材料
这里的优秀教师是怎样“炼成”的
优秀数学论文《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精品
新课标小学数学课改中几个问题的反思及对策
数学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媒体改革》学习交流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