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4
收藏
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查字典数学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至12章测试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练习。
2016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至12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三角形的外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B、三角形的外角中至少有两个钝角
C、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直角 D、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钝角
2、 一个多边形的边数每增加一条,这个多边形的( )
A、内角和增加360°B、外角和增加360°C、对角线增加一条 D、内角和增加180°
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长6cm和13cm,则它的周长是( )
A、25cm B、32cm C、25cm或32cm D、以上结论都不对
4、下列命题中:⑴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⑵在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是对应角,相等的边是对应边;⑶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及对应角平分线分别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
A、3个 B、2个 C、1个 D、0个
5、如图,△ABD≌△CDB,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ABD和△CDB的面积相等 B.△ABD和△CDB的周长相等
C.∠A+∠ABD=∠C+∠CBD D.AD∥BC,且AD=BC
6、如图,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DE⊥AC于E,DF⊥AB于F,且FB=CE,则下列结论:①DE=DF,②AE=AF,③BD=CD,④AD⊥BC。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如图,EA∥DF,AE=DF,要使△ACE≌△DBF,则只要( )
A、AB=CD B、EC=BF C、∠A=∠D D、AB=BC
8、如图,△ABE≌△ACD,AB=AC,BE=CD,∠B=50°,∠AEC=120°,则∠DAC的度数等于( )
A、120° B、70° C、60° D、50°.
9、如图,在△ 中, >, ∥ = ,点 在 边上,连接 ,则添加下列哪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 与△ 全等()
A、 ∥ B、 C、∠ =∠ D、∠ =∠ X
10、如图,将纸片△ABC沿DE折叠,点A落在点F处,已知
∠1+∠2=100°,则∠A的度数等于( )
A、70° B、60° C、50° D、40°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1、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那么这个多边形共有_____条对角线.
12、如果将长度为a-2、a+5和a+2的三根线段首尾顺次相接可以得到一个三角形,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
13、如图,AC⊥BD于O,BO=OD,图中共有全等三角形 对.
第13题 第14题
14、如图, 分别为 的 , 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 折叠,使点 落在 边上的点 处.若 ,则 等于 .
15、如图,△ABC中,∠BAC=90°,AB=AC,F是BC上一点,BD⊥AF交AF的延长线于D,CE⊥AF于E,已知CE=5,BD=2,则ED= .
16、如图:在△ABC中,AB=3,AC=4,则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 .
三、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
17、(8分)两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之比为1∶2,内角和之比为3∶8,求这两个多边形的边数、内角和.
18、(8分)如图所示,△ABC≌△ADE,且∠CAD=10°,∠B=∠D=25°,∠EAB=120°,求
∠DFB和∠DGB的度数.
四、证明题(共30分)
19、(8分)如图,AB=CD,DE⊥AC,BF⊥AC,E、F是垂足,DE=BF,求证(1)AE=CF(2)AB∥CD.
20、(8分)已知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D,CE=DF, ∠D=∠ECA,试问:AE与BF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21、(14分)(1)把一大一小两个等腰直角三角板(即EC=CD,AC=BC)如图1放置,点D在BC上,连结BE,AD,AD的延长线交BE于点F.
求证:①ΔACD≌ΔBCE ②AF⊥BE.
(2)把左边的小三角板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如图2放置,问AF与BE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至12章测试题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成绩。
高一数学圆的一般方程3
函数的表示法教案3
函数的概念教案4
函数的简单性质教案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4
高一数学几何初步10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导学案
高一数学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值
高一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初步9
高一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初步6
高一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初步5
高一数学圆的一般方程2
高一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举例导学案
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导学案
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导学案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教案1
高一数学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指数函数的性质教案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导学案
高一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初步10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导学案
高一数学几何初步1
对数与对数运算教学设计1
高一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初步2
向量的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导学案
函数的奇偶性教案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导学案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教案
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导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