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4
收藏
1.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逛游乐场,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节课中,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但是这种活动的步骤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同时本节课中的一个亮点就是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例如: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根据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方法,选择了利用6~9的乘法口诀解决的乘、除法的综合练习,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寻找问题答案,既完成了知识目标,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但是学生讨论的氛围不够激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小组合作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有待于培养。
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只有这样发现,理解才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本节课中教师在创设适合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之下,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利用小组合作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教师在个别问题的设计上过于笼统,以至于学生不太理解问题的含义,浪费了较多时间。例如:第一个活动中,教师提问:从这幅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观察的重点成为看图中有哪些游戏活动,这幅图的真正内容观察不到位。
这节课练习的处理形式较多,如:抢答、游戏、活动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展了学生的学习领域。
2010年高考数学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判断与证明
2010年高考数学统计专题复习
2010届高考数学平面基本性质
2010年高考数学怎样做好冲刺阶段的复习
2010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参数与换元
2010年高考数学探索性问题专题复习
2010年高考数学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专题复习
2010年高考数学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专题复习
2010届高考数学线性规划
2010年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定义的应用
2010届高考数学棱柱和棱锥的侧面积与体积
2010届高考数学轨迹方程2
2010届高考数学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2010年高考数学空间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010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分类与讨论
2010年高考数学特殊与一般复习
2010年高考数学探索性问题的解法
2010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图形与数式
2010届高考数学棱柱和棱锥有关概念及性质
2010年高考数学填空题题型解法
2010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函数与方程
2010年高考数学数形结合复习
2010届高考数学谈新课程的复习与备考
2010届高考数学选修系列复习
2010届高考数学推理与证明复习
2010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待定
2010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建模与应用
2010届高考数学数学思想方法
2010年高考数学线性规划、直线与圆
2010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探索与猜想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