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看望老人》说课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上《看望老人》说课设计

2016-09-13 收藏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的第二课时看望老人。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相对位置以及上一课时结合具体情境,会辨认东南西北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我们认真分析教材通过看望老人这一情境,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了解路线图的基本结构,由方向和距离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进一步巩固辨认方向的知识,为以后学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和简单的路线图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根据方向与距离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具体路线。

2、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地说出去某地所走的路线,能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习。

3、渗透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的知识。

教学难点:

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具体路线。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而且上一课时已经对物体相对位置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设计理念:

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进行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节课首先创设了尊敬老人的生活情境,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并且在此基础上突破了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设计与学生密切联系的活动情境,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探究等方式,学生自主学习。把奖励和表扬贯穿课堂始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 激活目标: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 实践观察 自主探究:通过学生仔细的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主动的探究,主动学习,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三)强化训练 及时练习: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形成能力 总结知识:通过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总结概括,将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目标

首先复习上节课的知识,让学生说出我们都学习了那些方向?出示地图,让学生说出地图上的方向,并用学过的方向知识说一下物体所在的位置。通过复习旧知,为本节课在东南西北基础上进行路线图的教学打下基础。

接着情境导入,九月九这天是重阳节,中国自古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这一天小红,小明,小刚三个好朋友相约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可是他们不认识路,你愿意当他们的小导游,用你的智慧去帮助他们吗?设计这样的情境,引出路线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实践观察、自主探究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从图上你都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设计此环节目的在于从整体上让学生了解路线图,知道从图上获取信息来帮助解决问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 接着让学生自由充当其中某一位小朋友,怎样才能走到敬老院?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交流,新课标指出:思考要有价值,合作要有实效,我们认为此处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交流,目的明确时效性强。再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选择口述去敬老院的行走路线,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学生完成书上62页的填空,指名完整汇报所填的内容。

通过小红到敬老院和邮局的行走路线,让学生说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明白只知道方向是不够的,还要知道距离才能确定位置。教师相机板书:方向 距离,这时明确: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美国教育学者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所以本节课我们在初步了解路线图之后,让学生试着提出问题。学生可能会说:他们到敬老院谁

走的远,谁走的近?也可能会说:小红家到小刚家怎么走?等等问题,教师依据学生的问题有选择的适时引导点拨,并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同时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学由扶到放的过程,真正做到了合作学习。

三、强化训练、及时巩固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设计了四道练习题,前三个以故事寻宝的形式把三道题整合在一起,先找藏宝图,然后找宝藏,最后把这个找到宝藏的消息送给小伙伴,可谓一环扣一环,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题让学生设计送信路线,颁发最佳设计奖,既是给表现好同学的一种鼓励和肯定也是在求异思维训练的基础上对最佳走法的优化。创设了这样生动有趣,富于现实意义和挑战性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第四题选择了学生所在学校附近熟悉的地点,说出学校到这个地点的路线,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深切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形成能力、总结知识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此环节是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总结和概括,是帮助学生将零碎、分散的知识内化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从而帮助学生更灵活、更深刻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归纳总结,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本节课的设计我们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但总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在上课时可能还会生成许多新的问题,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谢谢大家。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