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2
收藏
第三单元《锐角和钝角》这一节课,首先我对着书本和教学参考书思考了很久,自己发掘原来那么简单的内容如何才能上得好呢?又如何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要求,以及让学生容易接受呢,是不是有效了呢?等等,一连串的问号在我脑海里浮现。我想着如何去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去解决这些问题。然而,这一切,都要体现在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上,要从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去推敲。
在参考其他人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和自己的独立思考中,我发现这节课无论如何去设计,这节课的重点知识是不变的,难点也是不变的。也就是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掌握锐角和钝角的概念,难点就是学生掌握判断锐角和钝角的方法用三角板的直角作为标准去帮助判断辨别。因此,想到这一点,很快我就确定了三维目标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还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自己还不十分明确,但我想这一目标应该体现我的设计环节上。
唐老师就曾经说过,一节课应该包括三个环节,一是自主探究,二是合作交流、三是看书质疑。参考教材内容后,我决定选用课本的主题图作为引入的情景图,上课时就引导学生自主去发现图中的角,接着三言两语引导它们去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老师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到黑板上,让他们自主去思考如何去分类,小组合作交流分类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活跃课堂气氛,我决定让采取小组汇报的形式,让学生的其中一个小组上讲台汇报他们小组的分类方法。
通过分类,就已经比较顺其自然地向学生介绍锐角和钝角的概念了,但是学生习得了这样的概念,能否真正了解,是否还停留在锐角和钝角的基本概念的文字上?或者是还停留在基本的表象上?这里所说的表象指的是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出的锐角和钝角。对于变形得锐角和钝角是否理解?也就是要追问学生对概念中比直角小、比直角大这些关键词是否真正理解。为此,我紧接着设计一道练习(位置变化的锐角和钝角)加深学生对它们的理解。至此,我完成了新课的设想环节。
接着,我紧密推敲练习的设计环节,如何设计好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新知,并且这些练习是学生乐学的,也就是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整体积极性的。首先,我从练习的形式上考虑,我出发点是让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免得学生产生学习疲劳心态。形式之下,我特别考虑能否创新,使得练习设计有新意,不落俗套,也能调动学生。新意,不是随便搞个花样,而是有目的地围绕学习目标去设计。根据数学学习心理学,其中认知学习理论中的格式塔顿悟学习理论中的完形倾向律表明,人们有一种倾向,尽可能地把被知觉到的东西呈现一种最好的形式完形。根据学习理论,我设计了一道逐渐呈现锐角、钝角的边,让学生去猜是什么角的练习。为了增加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选择学生喜欢的米奇图片作为遮盖,再通过设计它的动画,逐渐呈现锐角、钝角的边。这样,在讲课过程中,边出现,可以边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时也可以和学生互动。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习题6.2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23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50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46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习题8.3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5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21页C组复习题答案
华东师大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29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习题10.4答案
华东师大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24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53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31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练习第30页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54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习题10.3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57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71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61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36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26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69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9页A组复习题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习题8.2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复习题B组第42页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12页练习答案
华东师大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复习题第138页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75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7页练习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习题7.3答案
沪科版数学书七年级下册第35页练习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