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2
收藏
教学目标:
1.经历3,6,9的乘法之间关系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
2.知道3,6,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发现3,6,9之间关系的能力。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今天我们来拼长方形。看清楚要求。
生回答。
师:仔细观察,红黄蓝三种条片,你发现了什么?
生:分别是3,6,9格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3,6,9乘法之间的关系。
(出示课题)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师:小组同学拿出学具拼出最小的长方形
学生操作。
学生汇报。
师:在这长方形中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条片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红色的2条=蓝色的3条=黄色的6条。
师:谁能用乘法算式表示?
生:36=63=29
探究二
师:老师把刚才的彩色条片用数射线来表示。谁能说说你看到的?
生回答:黄色的三格一跳,蓝色的六格一跳,红色的九格一跳。
师: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弧线都在哪里碰头了呢?
生:18。
师:谁能用乘法算式表示?
生:18=36=63=29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个算式,说说两个因数是怎样变化的?
生交流。
生汇报。
小结:一个因数乘3,另一个因数除以3,积不变。
师:3,6,9的乘法算式,得数都有18,除了18还有3,6,9得数碰头的情况出现吗?
生猜测。
探究三
师:请你观察这三个长方形,它们的格子总数相同吗?
生:相同。
师:你是怎样判断的?
生回答。6
师:谁能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呢?
生:36=66=123=49
师:观察这个算式,他的因数是怎么变化的?
生:一个因数乘2,另一个因数除以2,积不变。
小结: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师:请你和同桌讨论,找出蝴蝶应该去的位置。
学生讨论。
学生汇报。
师:123你是怎么考虑的?
生回答。
练习二
师:我们已经知道,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请你用这个规律来推算。
生独立完成。
生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练习三
师:六九五十四,还有哪些数相乘也等于五十四呢?
生回答。
师:请你用推算的方法,完成下列两题。
生独立完成。
生汇报。
师:还有不同答案吗?
师:你是怎么考虑的?
小结: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课后小结
四、本课小结
1.请你说说3,6,9之间的乘法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2.因数按怎样的规律变化,使得积不变?
课后习题
五、课后作业
1、口头作业:分别写出与18、36、54有关系的5个算式。
2、练习册第34页
三年级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教案(华师大)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教案
三年级数学小数的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估算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测量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可能性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单元
冀教版六年级上数学教案-百分数的应用
三年级数学下册东南西北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练习十一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年、月、日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的估算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教案
三年级数学 第三单元《乘法》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三年级数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分数乘法练习课教案(2)
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一)连乘应用题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下(4-8)单元
小学三年级数学二位数乘二位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三年级第六册数学教案全册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