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与加》教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沪教版数学...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拆为乘与加》教案

2016-09-12 收藏

教学目标:

1、学会将一个数表示成多种形式的乘与加。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通过动手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能将一个数分拆成多种形式的乘与加。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得数相同,算式不同。

师:一个数可以表示成多种不同的算式。请你也来试一试。

生尝试。

师:今天我们就来尝试用多种不同的算式的分拆一个数。(出示课题)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师:请你尝试着来列乘法算式。

生:每堆1个,有11堆,11=111 每堆2个,有5堆,还多1个

11=25+1

师:11=25+1这个算式是乘法和加法都出现了,要怎样计算呢?

生:先乘后加。

生:每堆3个,有3堆,还多2个

11=33+2 每堆4个,有2堆,还多3个

11=42+3 每堆5个,有2堆,还多1个

11=52+1

小结:原来11可以被分拆成这么多不同的算式。

探究二

师:你看懂了什么?算式怎样表示?

生:21=210+1 师: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回答。

师:现在乘10变成了乘5,算式要怎样变化呢?

生:21=45+1 师:同样都是21,可以有这两种分拆方法。你还能想到更多的分拆吗?

探究三

师:想一想,21还可以怎样分拆?完成书上58页填空。

学生汇报。

小结:21可以被分拆成多种形式的乘与加混合运算。其实每个数都可以被分拆成乘与加混合运算的形式。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师:照样子填一填,把数分拆成乘与加的形式。

生汇报。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观察后面的加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加数都比已知的一个因数小。

练习二

师:你同意小胖的观点吗?

生:不同意。因为23=35+8,剩下的8元还可以买一张票。

师:正确的算式应该怎样列呢?

生:23=45+3 小结:一个数可以被分拆成多种不同的算式,但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

练习三

师:请你独立完成这些填空。

生回答。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回答。

师:这道题要怎样思考?

生:就是把38分拆成有4的乘加算式。

师:后面的加数要怎样?

生:要比4小。

学生交流完成。

生汇报

1、38=94+2 答:能搭9个正方形。

2、38=123+2 答:能搭12个三角形。

3、38=66+2 答:能搭6座房子。

小结:要求最多能搭多少图形,我们列出的乘与加算式中,最后的加数要小于已知的一个因数。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一个数可以分拆成多种不同的形式的乘与加。

课后习题

五、课后作业

1、思考:请你写一个数,想一想,你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把它分拆成乘与加的形式?

2、练习册第38页、第39页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