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2
收藏
教学内容:
p78 5个3减3个3等于2个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
2、经历观察、列表整理,进一步感知乘法分配律。
3、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感知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计算
教学关键:
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生动地获得分配律,并能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节引入
电脑显示:5盆青苹果 3盆红苹果
你们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观察要仔细全面,既要看到苹果的颜色,还要看到苹果的盘数和每盘的个数。
(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获取信息)
二、新知探究
1、根据这些信息(一个桌子上有5盘青苹果,每盘有3个,另一桌子上有3盘红苹果,每盘3个)
我们要算两种苹果的相差数,应该提一个什么问题:青苹果比红苹果多几个?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提出减法问题,既巩固比多少的应用题又引入新知)
2、发现规律
青苹果比红苹果多几个?
你们准备怎么算?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方法一
板书:53=15个 33=9个 15-9=6个
师:算式中的每一步表示什么?
方法二
23=6个
师:23表示什么?2是哪里来的?5盘-3盘=2盘
板书:53 -33 = 23=6 5个3 -3个3 = 2个3 5个3减3个3等于2个3
3.比较:两种方法哪种简单?今天学的和前一节课的内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先小组讨论计算苹果的相差数再交流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学生能马上总结出好方法。通过探究比较,进一步感知乘法分配律)
4.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数,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出示表格)
(1)这张表与上节课中出现的表格有什么不同?
(2)填表
(3)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数的8倍减去这个数的6倍就是这个数的2倍)
算式表示:()8-()6=()2 或者:8()-6()=2()
(比较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从倍的角度,进一步感知乘法的分配律)
三、巩固练习
1. 填空
9个4减5个4等于()个几
算式表示:8的6倍减8的2倍等于()的()倍
算式表示:9的8倍减去9的4倍是多少?
算式:
2.书上练习78页(独立完成)
93-53=()3=()
58-38=()8=()
87-67=()7=()
3.填算式(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64-34=()()=()
74-()4=34=()
6()-65=62=()
48+82=()()=()
69=89-()()=()
4.拓展应用
10474=()()=()
81187=()()=()
87=()()-()()
137=()()-()()
115-5=()()=()
(练习一共分了4层,结合配套的练习册,由易到难,第1和2基础题,第3是变式练习,第4拓展练习,通过
4层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分配律的一些计算。拓展题中的最后两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
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5个3减3个3等于2个3
53=15(个)
33=9 (个)
15-9=6(个)
5个3 - 3个3 =2个3
八年级数学矩形和正方形的判定1
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
八年级数学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
八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1
八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
八年级数学平面图形
八年级数学矩形和正方形3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1
八年级数学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2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4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级
八年级数学变化的鱼1
八年级数学逆命题与逆定理4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
八年级数学分式的通分和约分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
八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条件2
八年级数学逆命题与逆定理3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1
八年级数学函数与一次函数
八年级数学矩形和正方形的判定2
八年级数学逆命题与逆定理1
八年级数学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1
八年级数学不等关系和不等式
八年级数学得到直角三角形吗
八年级数学测量旗杆的高度2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2
八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7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