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2
收藏
5个3加3个3等于8个3一课是上海市数学新教材第三册P76的教学内容。在学习本知识之前,学生已经理解了乘法的含义(几个几),掌握了乘法口诀。今天的整个教学活动,亮点很多。
在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这一环节中,胡老师没有用书上的那幅图,她创设了一个学生熟知的情景圣诞节,学生看到栩栩如生的圣诞老人一下子兴奋起来,学习伙伴小亚、小胖的加入,使情景更充实、更具体。在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充分体现了二期课改的理念: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这探究算法,理解算理一环节,胡老师将计算和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通过猜想、讨论、交流,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而多媒体的演示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尤其是较差的学生,形象的多媒体画面更符合他们的思维。
第三个环节体验感悟,优化算法。算法多样化的提出标志着教学过程的价值取向从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转变为同时关注学生个性的主动发展。胡老师在第三个教学环节中,将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两者相结合,突出算法优化,而算法优化不仅突出了这堂课的重点,而且突破了这堂课的难点。
教学的第四个环节巩固新知,应用拓展。练习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图形到算式,从具体到抽象层层递进,并紧紧扣住这节课的重点、难点,不仅让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还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增加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体现了我们今天研究的主题:关注差异、缩小差距、提高质量。例如:练习13,都是由图过渡到算式,但练习由简到难。练习46,都是抽象的算式,但练习也由简到难,体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
课最后一个情景的展示与课开始的情景相互呼应,承上启下,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是胡老师这节课的又一个亮点。
有几个细节值得一提:⑴ 板书精心设计,体现教学的重、难点。⑵ 注意审题能力的培养。⑶ 教师教态自然、细腻,师生互动默契。⑷ 注重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反映了胡老师充分理解教材,了解与关注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合理使用教材,并融入新的课改理念。作为一名新教师,能够这样较好地驾驭教材、驾驭课堂,很不简单,值得学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试题答案
《一位数乘三位数》同步练习题:三年级上册数学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精选四年级数学《角的认识》课后训练题:第一学期
2014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苏教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大数的认识》
2016年秋季四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旋转》练习题精选
必备的三年级上册数学《加法》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答案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大数的认识》练习题:上学期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年月日》课后练习题:上册
2016年秋季四年级数学《从毫升到升》练习题:上册
小学三年级数学《减法》练习题:第一学期
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小学数学第二册期末试卷答案
必备的四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练习题:上册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测试题(青岛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测试题:《从克到吨》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线段、射线和直线》
2014小学数学第二册期末考试卷
苏教版高一数学幂函数知识点:上册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垂直与平行》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后训练题:《加减法的验算》
苏教版高一数学函数的概念和图象知识点:上册
必备的四年级数学《确定位置》课后训练题:第一学期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课后训练题:三年级上学期数学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答案解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期末考试试卷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