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2
收藏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小编准备了八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教学计划,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课题:三角形的尺规作图 课型:新授课 课程标准:
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角形: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了解尺规作图的步骤,对于尺规作图题,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不要求证明)。
教材分析:
在尺规作图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材设计了许多让学生经历尺规作图的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问题感受到尺规作图在数学中的一定作用,获得了从事尺规作图活动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作图的步骤,具备了基本的作图能力,并能简单的表达作图过程,并且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知识,为三角形尺规作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学习目标:
(1)认识什么是尺规作图;
会利用基本作图作“三边” “两边及夹角” “两角及夹边”三角形; (2)对尺规基本作图题,能写出已知,求作和作法或口头表述作法,并能正确作出图形(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证明过程)。 学习评价:
通过第一环节,检测目标一的达成 通过第二环节,检测目标二的达成
学习过程:
第一环节:基本作图回顾
活动内容:通过自主学习练习的方式复习尺规作图的四个基本作图。
活动目的:使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最终达到掌握并灵活应用的目的。
活动过程:
(1)已知:如图,线段AB
求作: :线段A`B`,使得A`B`=AB. 作法与示范:
作法
示范
实际教学效果:学生在六年级接触过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但是由于相隔时间比较长,所以有一部分同学遗忘,这时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学生在合作中回忆起了作图的步骤,同时也在其中体会到了交流合作的重要性。而在本节课当中,教师应在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使得学生实现从原来的会按顺序作出图来到按照程序化的方式规范作图的转变。
二环节:尺规作三角形
活动内容:通过小组合作练习的方式复习运用尺规作三角形。
活动目的:使学生对利用基本作图:已知三边作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进行巩固,最终达到掌握并灵活应用的目的。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尺规作图教学计划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等差数列例2
2014
23.1求概率的方法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21.2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13.9逆命题、逆定理教案(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
13.8基本作图教案(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
20.2二次函数y=ax²+bx+c图象的图象和性质(2)教案
19.3平行线分三角形两边成比例(1)教案
19.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13.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二)教案(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
13.6等腰三角形教案(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
19.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20.3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函数的应用举例例3
21.5应用举例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22.4圆周角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14.1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教案(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
新人教版14.3.1等腰三角形
13.1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案(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
含绝对值的不等
c2梯形
14.3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案(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三课时
21.1锐角三角函数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等差数列概念
19.7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举例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20.5二次函数的一些应用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初二12.2正方形1
21.3用计算器求锐角三角函数值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20.4二次函数的性质教案(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