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9
收藏
在复习环节,我将纯理论的复习略为调整,变成。
复习1:ax+bx,本节课所列的方程类型。
复习2:用一道实际的求路程题来回忆公式的应用。
这样的改变更能体现面向全体,利用让全体学生参与,体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知识用知识的理念。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相遇问题,重在引导学生理解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会用方程解决此类问题的两种方法。
在例题的教学环节中,我尝试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完成例5的学习。如从题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你认为哪些字或词比较关键?题中有哪些是你感到有疑惑与不懂的?带着这样的学习支架去学习,把更多的思考空间还给学生。然而学生表现得比较安静,静得几乎没有几个人回答问题。也可能是班级学生学情,七班的学生本来就不太积极发言。于是在另外一个班级上课时,我恢复了之前的引导方式,逐一出示条件,让学生一条一条地获取信息,读透每一个条件与其中隐含的数量关系,这样细致地引导学生分析完题意后,图、等量关系自然而然地就呈现了。
这样下来更省时,也更顺一些。但是学生总是在老师的牵引下,看似是有自主思考的空间,但这样一一嵌入式的引导提问让学生没有一个完整的自主学习环节,一旦脱离老师的引导学生将无法自主学习。所以,今后还是得多放手让学生带着一系列的问题去更独立思考与学习,慢慢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例题的分析、方法的理解花了一堂课中的大部分时间,这样的时间比例可能不太合适,但确实是教学与学生的需要。毕竟用方程解决问题、相遇问题都是学生初接触,需要扶着慢慢走,也得等等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量让他们能跟得上、听得懂。于是,例题讲完后,学生都理解了,也能正确解答出类似基础题了。但在作业本的练习中,当习题出现变式、难度增加,与前面的两个未知数相结合时,学生们纷纷被阻,看来知识点之间的串连还成问题,这也体现出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较为缺失。希望在解下来的练习课中有所突破。
《分解因式》课件6
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课件1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复习课件ppt
《因式分解》复习课件ppt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课件2
5.3频数与频率课件1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课件ppt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课件3
数据的波动课件ppt
公式法(一)课件ppt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你能肯定吗课件1
1.1不等关系课件ppt贵阳十七中北师大八年级下
每周干家务活的时间课件1
《关注三角形的外角》课件ppt
平方差分解课件ppt
《分解因式》课件5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分解因式》练习课件ppt
郑州市侯寨二中八年级下5.4数据的波动课件2
因式分解小结课件ppt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2.1提公因式法(1)课件ppt
第六章证明(一)复习课件ppt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分解因式》课件2
2.1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1)课件ppt
3.1分式(1)课件ppt沿江二中八年级下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课件ppt
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1)课件ppt
《分解因式》课件4
分式方程(2)课件ppt
分解因式复习课件ppt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平方差公式(1)课件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