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9
收藏
《数松果》是北师大版第三册教材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是学习乘法口诀的起始课。旧教材在学习口诀的编排上以2的乘法口诀为开端,而北师大版教材则是以本课即 5的乘法口诀为切入点来学习的,这样的安排使教材更加的生活化,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他们自觉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学习,更便于学生运用方法的迁移来学习其他口诀,因为5的乘法口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学习时可以利用直观形象的手指及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口诀。
学生分析:
大部分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连加的计算方法,他们已能根据情境列出的乘法算式,并结合情境用数数或连加的方法算出乘法算式的得数,这些知识储备都为学生在本课进行自主编制口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且有一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有的甚至可以背出部分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使他们产生自觉记忆口诀的欲望。
2.能够归纳学习步骤,掌握乘法口诀的学习方法。
3.掌握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5.有机地重组教材,以五环旗为整节课的学习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
教学重点:
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
记忆5的乘法口诀。
教学设想:
教材主要包括数松果、算一算、练一练三大块,根据教材内容主要设计了情境导入、探究性学习、游戏、应用四大部分。重点从导入的处理、探究性学习过程的安排、乘法口诀学习方法的掌握三个方面来说一说。
1、重设情境,激情导入。
新课程在教学中非常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而且非常关注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强调了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于是,我改变教材中数松果的情境,用北京奥运开幕式及运动员夺冠的片段为情境导入,以此为契机,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举行北京奥运会时人们各种兴奋欢呼的场面,在一个个精彩的片段和欢呼声中,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奥运的激情在不自觉中已被成功激起。然后出示奥运五环旗,由学生说说对它的认识,教师再进行简单介绍。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三上第一单元《混合运算》word测试卷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一)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三上第五单元《周长》word测试题
2014秋人教版数学三上第一单元《时、分、秒》word单元测试题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2单元形成性评价试卷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试题
2014秋人教版数学三上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word测试题(一)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9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二单元试题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四单元形成性评价试卷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6单元检测试卷
人教课标小学第三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1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1
苏教版国标本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测试卷
人教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测试
三年级数学计算比赛
201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
201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2
国标版数学第五册第四单元练习卷
人教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测试
苏教版国标本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卷
人教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五单元练习题
人教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练习题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
三年级数学月测试卷
三年级数学分析性测试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2014秋人教版数学三上第三单元《测量一》word单元测试
人教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测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