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9
收藏
教学内容:
P75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 让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的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的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分米?
2.学生列式计算后教师小结。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交流,教师根据交流情况板书,并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指出: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2.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想想该怎么算?让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计算后,问: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指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一样。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地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何联系?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出:这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指出: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四、练习巩固,正确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问:第1题的除法和乘法连在一起,你是怎么处理的?
2.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为什么要这样算?
3.做练习十二第5题
提出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
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
集体评讲。
4.做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直接写出得数,集体核对。
5.做练习十二第2题的第1竖排
指名板演,集体练习后评讲。
6.做练习十二第3题的第1竖排。
练习后评讲。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做练习十二第2题第2竖排。第3题第2竖排,第4题学生自主完成
后全班交流。
数学脑筋急转弯:电视购物大促销
数学脑筋急转弯:砖头重量
数学脑筋急转弯:两只玻璃杯
数学脑筋急转弯:猫狗赛跑
数学脑筋急转弯:穿越沙漠
数学脑筋急转弯:战争的代价
数学脑筋急转弯:法庭上的推理
数学脑筋急转弯: 红色的球
数学脑筋急转弯:卡片排数
数学脑筋急转弯:看照片
数学脑筋急转弯:12个房间
数学脑筋急转弯:说谎者
数学脑筋急转弯:旅馆的账单
数学脑筋急转弯:巧测时间
数学脑筋急转弯:吃苹果
数学脑筋急转弯:男孩女孩
数学脑筋急转弯:比赛爬楼梯
数学脑筋急转弯:豌豆和扁豆
数学脑筋急转弯:现在是几点
数学脑筋急转弯:老鹰捉小鸡
数学脑筋急转弯:虚构星球
数学脑筋急转弯:三兄弟分牛
数学脑筋急转弯: 睁眼和闭眼
数学脑筋急转弯:剪绳子
数学脑筋急转弯:装口袋
数学脑筋急转弯:灌水
数学脑筋急转弯:魔术皮带
数学脑筋急转弯:他赚了多少钱
数学脑筋急转弯:律师对话
数学脑筋急转弯:排队列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