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9
收藏
《数松果》这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基础上学习的,也为后面继续学习的69的乘法口诀及其应用、除法的意义、用乘法口诀求商及其应用的做好铺垫。
教材通过数松果的情境,把5的乘法口诀的教学置于有趣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松果的总数与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规律,体会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应用口诀。
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前测,了解到:
1.大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认识,能背出5的乘法口诀,但在书写上有错误,主要体现在数字汉字同时出现。
2.当学生遇到难记的口诀时,为了记住它只是机械的记忆,没有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窍门。
3.学生虽然会背乘法口诀,但是有近一半的学生并不知道乘法口诀的意义。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东西,才是感受最深刻的。于是,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记忆、应用有深刻的体会。
活动(一)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
先以数松果的情景导入,数一数松鼠们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边数边整理数据,完成表格,在整理数据过程中,初步感知堆数与总个数之间的关系。
活动(二)数形结合,编写口诀。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都要放在前置中,让学生来完成。并借助实物图、算式得到松果的数量,在编写乘法口诀的过程中体会乘法口诀朗朗上口的特点,通过在实物图上圈一圈的活动,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建立起统计表,实物图、算式、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
活动(三)多种形式,记忆口诀。
通过拍手读、集体备、对口令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当学生在记忆口诀遇到困难的时候,通过找规律的方法教给学生记忆口诀的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口诀、背诵口诀。
活动(四)丰富练习,应用口诀。
我采用的是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亲自讲解的方式,目的是让学生熟练运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积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在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建立数形结合的意识,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会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苏教版数学三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上《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6
国标本苏教版第五册数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上《练习二》教学设计
国标本苏教版第五册数学第十单元教学设计
国标本苏教版第五册数学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上《称一称》教学设计1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WORD版教案3
苏教版数学三上《复习(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上《克的认识》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三上《24时记时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上《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三上《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设计1
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含教学计划)
苏教版数学三上《除法的验算》教学设计2
国标本苏教版第五册数学第十一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教学设计2
苏教版数学三上《练习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上《认识整千数》教学设计2
苏教版数学三上《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设计3
苏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国标本苏教版第五册数学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上《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上《练习七》(1)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上《24时计数法》教学设计2
苏教版数学三上《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5
苏教版数学三上《农村新貌》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三上《24时计时法练习》教学设计
国标本苏教版第五册数学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