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9
收藏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由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这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实现。没有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是没有办法学会数学的。因此,数学的教学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让学生经历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心向,使学习数学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要和追求。在教学设计中,学生对1/2这个分数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修正、充实的过程。
第一层次,从生活事例使学生感受到分数1/2产生的必要。此时,学生不会用数来表示半个蛋糕,就产生了要用一种数来表示的愿望。第二层次,老师质疑为什么要把圆片对折,目的是什么?使学生感受到只有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才是1/2。第三层次,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涂出一个长方形的1/2,使他们对1/2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白不管是一个图形或是一个蛋糕,只要是平均分成2份,那么其中的一份就是1/2。学生感悟分数1/2的过程,是思维不断深入、不断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只有通过学生的探索发现,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数学学习。学生在认识1/2之后,教师让学生创造一个几分之一,为学生创设了自主选择的空间,并自然的总结出: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那么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整个学习过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发现,在发现中加深了对分数的感受、体验。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课件ppt九年级上
灵川县第三中学九年级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2)课件
山东省邹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件(2)
《一元二次方程》课件ppt北京38中学九年级上
桂林灵川县第三中学九年级23.2.2中心对称图形课件ppt
24.1.4圆周角课件ppt芦陵中学九年级上
二次根式复习课件ppt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上
邹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特点》课件
桂林灵川县第三中学九年级24.4弧长及扇形面积课件ppt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
广西桂林灵川县第三中学九年级23.2.1中心对称课件ppt
24.2.3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ppt新人教版九年级上
邹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ppt
山东省邹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
山东省邹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中心对称》课件ppt
乌拉特中旗二中九年级上24.1.3弧、弦、圆心角的关系课件
九年级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优质课评选课件ppt
灵川县第三中学九年级24.2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课件ppt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二)课件ppt
山东省邹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弧弦圆心角弦心距》课件
桂林灵川县第三中学九年级23.1图形的旋转课件ppt
邹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课件
山东省邹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图形的旋转》课件ppt
山东省邹平实验中学九年级上《中心对称图形》课件ppt
松滋市涴市镇初级中学九年级上23.1图形的旋转课件ppt
22.2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件2
乌拉特中旗二中九年级上24.4弧长和扇形面积课件ppt
九年级上《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课件ppt
广西桂林灵川县第三中学九年级24.3正多边形和圆课件ppt
九年级上《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公式法》课件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