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9
收藏
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内容。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教师们的重视,特别是到了六年级要学习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它是小学毕业考试的必考内容。一些老教师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方法,如是、占、比、相当于后面是单位1;知1求几用乘法,知几求1用除法等等。这些方法看似行之有效,在一定意义上也为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帮助。但长此以往,学生便走上了生搬硬套的模式,许多同学在并不理解题意的情况下,也能做对应用题。然而在这种教学方法指导下获得的知识是僵化的,许多学生虽然会熟练的解答应用题,但却不会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原因在于他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是以标准形式的应用题出现,在这里找不到是、占、比、相当于,也就找不到标准量,学生因此无从下手。
而我教学时,所说的话并不多,除了谁能说出这一题的数量关系式?谁会解答?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说说看有没有不同的意见等激励和引导以外,教师没有任何过多的讲解,当学生一次听不明白,需要再讲一遍时,我也只是用肢体语言(用手势指导学生看图)引导学生在自己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明白了算理。学生能思考的,我决不暗示;学生能说出的,我决不讲解;学生能解决的,我决不插手。由于我在课堂上适时的 隐与引,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真正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而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学,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我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中的例题与试一试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省去了许多烦琐的分析和讲解。我在教学中准确把握自己的地位。我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激励者和课堂生活的导演,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生本主义教育思想。
在巩固练习中,我通过鼓励学生根据条件把数量关系补充完整,看图列式、编题,对同一个问题根据算式补充条件等有效的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2015高考数学集合简单逻辑公式
狐狸开公司
一年级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第3课时)
阿凡提巧治坏地主
2015年高考数线性公式总结
狐狸的诡计
生活中的数学:倒推转化巧拿硬币
孙悟空巧解比例
周总理妙用“一”字
孙悟空喝牛奶
0和它的数字兄弟们
2015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一年级下册《总复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5年高考数学压轴题解题方法
巧用连比解题
与爱丽丝同游数学世界(二)
高考数学复数公式汇编
生活中的数学:规矩与方圆
2015高三数学复习计划
自然数记趣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公式
高考数学数列公式总结
一年级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第4课时)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高二文科数学试卷分析
2015高考前50天数学复习技巧
2015高考数学复习计划范文
诗词里的数学
四则运算猜英语单词
数学与音乐
重叠之美与数学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