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9
收藏
篇一:
数松果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和掌握跳着数的数数技能,在这个基础上,教材安排了先学5的乘法口诀。
在本节课的教学上,我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以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为重点,让学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上。首先,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卡通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感知5个5个地数,为编制5的乘法口诀奠定基础。其次,由于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乘法口诀,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背乘法口诀,所以我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探索5的乘法口的规律上,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和应用。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运用主题图和课件,使新授知识更加具体,引发学生观察和思考,其次,教师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鼓励学生说一说乘法口诀的意义。本节课比较不足的主要有:教师如果能对课堂教学各环节时间的进行妥善安排,课堂或许会更丰富。其次,学生对于口诀中的规律的发现还比较浅层次,教师的引导如果针对性较强些,或许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篇二:
《数松果》是北师大版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的第一课时。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 5 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1 、情景教学法。首先让学生在采松果的情景图里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激发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松果数学问题的兴趣。
2 、游戏教学法。即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因为小学生学习活动不再是教师的说教,应该更多的时间是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如在熟记口诀时采用了对口今、开火车、手指等游戏,使学生乐记且又记得牢。
二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美丽的对称图形 》
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方向与位置》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数一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比一比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6的乘法口诀》
小学数学《认识方向》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七的乘法口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 6的乘法口诀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锐角和钝角
一年级上册说课稿填未知加数(人教版)
《认识厘米》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11~20各数的认识
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认识钟表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1千米有多长》说课稿
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角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猜一猜》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5的乘法口诀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统计》说课设计(4)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克和千克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长颈鹿和小鸟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 万以内数的读法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说课稿设计
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9加几
2014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长度单位》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三角形的认识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与评析
《观察物体》说课稿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