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9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方程方法和算术方法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一般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分析、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使学生正确地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一般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全体学生列式解答,再说一说列式的依据. 两地相距13千米,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2小时相遇,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32-5 =6.5-5 =1.5(千米)
根据:路程相遇时间-甲速度=乙速度
(二)教师提问:谁来说一说相遇问题的三量关系? 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总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三)引新 刚才同学们练习题分析解答得很正确,现在老师把这道道中的已知条件改变一下,看看你们还会解答吗?(将2小时改为 小时)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1 例1.
两地相距13千米,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 小时相遇.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2.学生尝试解答.
方法一:解:设乙每小时行 千米. 方法二: (千米)
3.质疑:观察这道例题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应用题有什么不同?在解答时,两种解法之间思路上有什么不同? 相同: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相同; 不同:数据不同,由整数变成分数.
4.练习 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9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 小时后两车在途中相遇,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二)教学例2 例2.
一个水果店运一批水果,第一次运了50千克,第二次运了70千克,两次正好运了这批水果的 ,这批水果有多少千克?
1.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并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找到等量关系. 由此得出:一批水果的重量 第一次+第二次
2.列式解答 方法一:解:设这批水果有 千克 方法二
3.以组为单位说一说解题的思路和依据.
4.练习 六年级一班有男生23人,女生22人,全班学生占六年级学生总数的 .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三、巩固练习
(一)写出下列各题的等量关系式并列出算式
1.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 18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 小时后两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33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打字员打一部书稿,每一天打了12页,每二天打了13 页,这两天一共打了这部书稿的 .这部书稿有多少页?
(二)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一根长绳,第一次截去它的 ,第二次截去 米,还剩7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2.甲、乙二人分别从相距22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走出,甲每小时行3千米,乙每小时行 千米,两人多少小时后相遇?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分数应用题和以前所学的知识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五、课后作业
1.商店运来苹果4吨,比运来的橘子的2倍少 吨.运来橘子多少吨?
2.一套西装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 .上衣和裤子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一年级数学趣味题
古老的趣味数学题
筹算歌诀的完备和珠算的发明
趣味数学低温的世界
数学中的类比方法
数学与生活 白鼠逃生
巧用连比、抽题解题
趣味数学用字母代替数
生活中的数学:有关年龄问题
国际象棋中的数学问题
斐波拉契数列的由来
衣食住行中的一元一次方程
五年级趣味数学-用字母表示数
数学分支之算术
一年级趣味数学竞赛题
难倒你的古代算术题
欧拉- 七座桥的故事
趣味数学 聪明的蜂王
一个小数点与一场大悲剧
趣味数学与众不同
趣味数学富兰克林的遗嘱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二年级趣味数学 △折叠车
五年级数学 老路行不通
生活游戏 围棋子圆圈
二年级趣味数学 猴子的平均分配
趣味数学题 数木块
一年级趣味数学 狐狸唬小鹿
魔术中的数学
小学民间游戏 步步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