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9
收藏
11月11日早上听了《圆的认识》这一堂课使我感受良多。
学生在低年级虽然也认识了圆,但只是直观的,对于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有难度的。由认识直线图形到认识曲线图形,是认识发展的一次飞跃。所以这堂课重点难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圆规画标准圆,并一步认识深刻体会圆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
上课伊始,吴老师首先出示了一个用各种平面图形组成的各种图案。让学生找出这些图案都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接着让学生说说在这些平面图形中,哪个图形最特殊,为什么?让学生总结出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然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吴老师在事先也准备一部分图片让同学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运动领域都能找到圆的足迹。然后通过摸圆活动认识圆,通过学生的想象与验证、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到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教材上是在认识圆的特征之后进行教学的,但吴如美老师却把它提前了,从学生第一次试画圆,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再次画圆时当然会取得成功的喜悦,在这过程中学生的信心增强了,同时在这一环节还通过设置关键问题为什么同一圆规却画出二个不同的圆?巧妙地引导学生看书并理解圆心和半径的作用。操作和观察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二种好方法,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操作和观察折痕的特征,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直径。学贵有疑,因此吴老师在上课时,以一个个问题为导火线,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了知识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补充,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最后还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出圆半径和直径的特征。
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关于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半径的特征以及两者间关系的教学。这是本课的重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清晰的理解掌握概念、帮助其提升思维水平。如: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学生在圆形纸片上通过画、量、折、比等操作活动中;怎样证明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的讨论过程中。这里的教学还不够细致,不够紧凑,学生的练习时间不够!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练习题苏教版
北师大版初三上学期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11~20各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练习题
2016中考数学备考知识考点概率与统计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二次函数)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上册练习西师大版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11~20各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第四单元练习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练习题苏教版
2016中考数学考点辅导圆的基础性质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苏教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练习
2016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直线的空间方程
2016中考数学备考考点角的平分线定理
2014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第二单元
小学四年级数学:找规律测试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第三单元学练习
小学生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第三单元
2014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
西师大版一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教案
2016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分式方程
小学2016年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数学练习冀教版
小数的性质及比较大小练习题
2014年秋四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西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练习题西师大版
西师大版一数学上《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