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8
收藏
教学内容:
平方千米、公顷,课本9193页
教学目标:
认识较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它们之间的换算。
教学重点:
平方千米、公顷的表象,及它们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平方千米、公顷的表象
教学过程:
师: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面积有多大?
生:960万平方千米。
师:平方千米是一个多大的单位呢?
出示: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师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可以写成1km2。
出示图片:一所小区图桃园小区占地6公顷,绿化面积2公顷。
师: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1公顷有多大?
出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感知1公顷:教室面积大约50平方米,20个教室面积大约为1公顷。
师:闭眼想想我们的百米跑道有多长,以它为边长围成的正方形面积为1公顷。
学习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间的进率:(小组合作探索)
交流: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呢?
100100=10000平方米 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
10001000=1000000平方米 即1平方千米=100公顷
说明:测量土地等大面积时常用到公顷和平方千米做单位。
课堂练习
自主练习3是一道实际应用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交流。需要注意的是,计算结果要换算成公顷。
自主练习5是一道有关面积换算的题目。题中呈现的是真实的数据资料。让学生独立阅读资料进行单位换算。
第6题是一道开放型的练习题,综合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研究周长一定,长和宽及面积的变化规律。练习时,让学生理解题意,充分利用情景中提到的信息。通过操作、猜想、测量、计算、找规律,让学生发现围成的不同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周长是一样的,面积是不同的。
课后作业:自主练习1、2、4题
板书设计:
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师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可以写成1km2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教后反思:
通过具体情景,学生认识了较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建立了平方千米、公顷的表象,并能进行它们之间的换算。对接受能力较差的同学,课后多给予辅导。
二年级下册《总复习》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克与千克》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图形的运动(一)》教材分析(第1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第7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重难点突破(第9课时)
《统计》 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材分析(第1课时)
《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
“100以内数的读写”教学设计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推理》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第6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重难点突破(第3课时)
《小小设计师》教材分析
《克与千克》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第3课时)
《认识图形(二)》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第2课时)
100以内数的数数数的组成教学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第9课时)
《位置》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推理》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二年级下册《总复习》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比多少(第四课时)》 教学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重难点突破(第8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重难点突破(第5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重难点突破(第7课时)
二年级下册《总复习》重难点突破(第3课时)
《克与千克》教材分析(第1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