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8
收藏
(1)高中函数公式的变量:因变量,自变量。
在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2)一次函数:①若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为常数,不等于0)的形式,则称是的一次函数。②当=0时,称是的正比例函数。外语学习网
(3)高中函数的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①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与对应的因变量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
②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③在一次函数中,当0,O,则经2、3、4象限;当0,0时,则经1、2、4象限;当0,0时,则经1、3、4象限;当0,0时,则经1、2、3象限。
④当0时,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增大,当0时,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少。
(4)高中函数的二次函数:
①一般式:(),对称轴是
顶点是;
②顶点式:(),对称轴是顶点是;
③交点式:(),其中(),()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5)高中函数的二次函数的性质
①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②时,在对称轴()左侧,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少;在对称轴()右侧;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增大。当时,取得最小值
③时,在对称轴()左侧,值随值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右侧;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减少。当时,取得最大值
9高中函数的图形的对称
(1)轴对称图形:①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②轴对称图形上关于对称轴对称的两点确定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中心对称图形:①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度,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他的对称中心。②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
初二数学上册第八章知识教案: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练习
长宁区2008年上初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二数学:逆命题、逆定理测试题(二)
初二数学暑假学习计划要点
上海第一学期初二数学期终质量监控试卷
八年级数学下: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同步练习
青岛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压轴题精选
初二数学课后练习题:平行四边形
初二月考试题:反比例函数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实数
初中数学解题法讲解:因式分解法
初中数学解题法讲解:构造法
初中数学几何定理集锦
上海市第一学期初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教案:《圆》整章复习导学
初二数学上册第七章知识教案:二元一次方程组
青岛版初二上学期数学期中测试题(一)
初二数学上册第八章知识教案:数据的代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次函数
初中数学解题法讲解:待定系数法
上海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新教材期终调研试卷
初二数学(上)全等三角形测试题
初中数学解题法讲解:换元法
北京四中2010~2011学年度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厦门一中08学年(下)初二期中数学试卷
上海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初二年级数学试卷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单元测试题
初中数学重要概念:同类项及其合并
八年级数学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