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7
收藏
教学目标:
1. 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2. 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3. 把自己推理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
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开展游戏活动
首先,建立四人小组,其中三人分别扮演淘气、笑笑、小明,约定他们三人分别参加了足球、航模、电脑兴趣小组中的一项。扮演淘气的同学说;我喜欢航模。扮演笑笑的同学说:我不喜欢踢足球。扮演小明的同学说:我不是电脑兴趣小组的。让四个同学猜猜,他们可能是哪个小组的,并说说理由。
二、引导学生利用表格。
把知道的信息记录在表格中,进行推理判断。
因为三个人分别参加其中一项,而淘气已经在航模小组,所以笑笑只能在足球小组或在电脑小组,可是笑笑不喜欢足球,所以笑笑肯定在电脑小组。剩下的小明只能在足球小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表格,把推理过程说一说。
三、巩固应用
1. 自主练习第2题
这是一道实验题。实验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作好统计。实验后,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的结果。
2. 自主练习第4题
练习时,教师要把该题变成一个操作性的实践活动。先指导学生制作转盘,再提出要求,组织学生活动。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实践能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逻辑推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从多角度理解相邻两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八课时 整理和练习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表面积的变化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进率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表面积的变化》优秀案例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表面积的变化 教案6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整理与练习(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2)(第二单元)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课堂实录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3)(第二单元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三课时 分数与整数相乘(3)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第2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第5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与整数相乘的一点思考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说课稿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设计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整理与复习(2)2(第二单元)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实践活动与复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表面积的变化》教学反思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七课时 倒数的认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九课时 整理和练习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第4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表面积的变化 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表面积变化 教案4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