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三上《摸名片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三...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青岛版(五...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三上《摸名片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2016-09-07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初步体会统计的工具性。

2、通过实验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了可能性的知识,请同学们想一想可能性都用哪些词语表示?

生:可能、不可能、一定

师:哪位同学能用这三个词分别说一句话?

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进行判断。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可能性,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会用到统计知识。板书课题:统计与可能性

二、活动探索,理解新知。

活动一:

从9个黄球、1个白球中摸球,猜一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通过实际摸球验证:黄球多,摸出来的黄球也多。

首先老师准备好材料,让10个学生上台摸球,学生的兴致很高,摸一个是黄的,再摸一个还是黄的,学生都渴望摸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当摸出白色时就欢呼跳跃,当摸出黄色时就表现出泄气的样子,最终试验结果真是黄多白少,证明了摸出黄色的可能性大。

活动二:

从黄球6个、白球4个中摸球,猜一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通过实际摸球验证:黄球多但摸出来的黄球不一定也多。

活动二是让学生辩证地看待刚才的验证,使他们认识到:黄颜色的球多摸到的黄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就大,但不是最终摸出的结果一定是黄颜色多。

课前让每三人小组准备黄球6个、白球4个,活动时要求每人摸三次,并做好记录。学生做完后全班统计,但在小组验证中,确实会有小组出现白多黄少这种情况,要特别利用这一事件,让学生展开讨论,逐步使学生明白出现这样的结果也是有可能的。

活动三:

抛硬币,通过掷硬币试验,使学生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活动前先让学生说一说掷出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哪些,再让学生猜测实验后的结果(即正面、反面出现的次数)会有什么特点。还要给学生说明掷钱币的规范做法,要求每人掷10次并做好记录。有的同学的结果两面朝上的次数会相差较大,甚至全部正面朝上或者全部反面朝上,这时及时让学生交流、分析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为了使实验结果尽量接近理论概率,把全班同学的试验结果汇总,经过思考、分析,并将历史上几位数学家做过的试验数据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发现:当试验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的频率和反面朝上的频率都越来越接近总次数的二分之一。这样使学生根据试验的结果初步感受到硬币是均匀的,两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向学生渗透概率的统计思想。

通过摸球、掷硬币等一系列的活动,运用交流猜测试验分析 教学模式,让学生从感知模糊理解对可能性的大小有了正确地认识,深入地理解了概率统计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

三、交流反馈 巩固新知

1、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汇报,说一说为什么。

2、完成自主练习第6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让学生体会3种扑克牌都有可能抽到。回答抽到哪种扑克牌的可能性最大时,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巩固可能性的大小。

四、自主总结 加深认识

让学生谈学习后的收获。

设计意图:

1、构建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基本设想,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去猜想验证感悟,最终建立起高于生活的可能大小的认识。从生活中来,就是尊重学生的原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猜一猜的情境,勾起学生已有的对于可能性大小的认知,初步判断出数量多的发生的可能性大,数量少的发生的可能性就小。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整合资源,创设一定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活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以活动为中心,注重选择富有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课中,我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通过学生摸球、掷硬币,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