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6
收藏
上了混合运算这一单元的课,让学生学会了混合运算的顺序。我原以为学生只要掌握运算顺序就可以学的很好了,但通过作业情况来看,并不乐观,学生在做混合运算时出现了以下的几个问题
(1)格式不对,不少的同学总是把等号对齐题目,甚至有几个同学在横式后面加上了得数。
(2)同学知道了运算顺序,但还是习惯于把先算的结果写在前面,没有算的写在后面,导致出错。或者还是从左往右计算。
(3)计算态度有问题,比较粗心,如抄错数字,减法忘记借位。看错运算符号。
(4)对于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很迷糊,在列综合算式需要加小括号时总是忘记加,
我将以上学生的问题罗列出来,为的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多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时讲解更细致一些。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我打算抓住以下四点进行教学
1、运用数学术语读题意和口述运算顺序。
在复习两步混合式题时,要求学生意读题意。如:164+18 读作:16乘4的积再加18,和是多少。50-355读作:50减去35除以5的商,差是多少。这样做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差、积、商,乘、除以、除等数学用语的含义,不但可以减少学生在读题时读错数的现象,也为后面学习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叙述题作了必要的渗透。
2、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解题步骤,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1)观察:观察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样的数,含有几种运算符号及括号的位
(2)分析:分析题目中每个数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运算关系,是否有简算部分,哪些运算可以同步进行。
(3)确定:通过观察、分析,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4)计算:在分析、确定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的计算法则和运算性质进行计算。计算重要看准数字和计算符号,能简算的尽量简算。
(5)检查:在计算的每个步骤中,都要及时检查、及时验算。首先,看数字和运算符号是否准确,然后,看步骤是否合理,在看结果是否正确。
结合学生易出现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必要训练。如:254-60+40 =100-100 =0 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凑整的意识太强烈,而对运算顺序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所以在计算时,提醒学生一定要先确定运算顺序,再计算。通过了一定的训练加深了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提高了计算的准确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第九册(第一学期)多篇连载
小学数学教学后进生转化工作总结通用版
2012六年级数学下册培优补差工作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反思(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师教学工作总结(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第一册(第一学期)多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优辅差工作总结
二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补差工作总结
三年级数学上册优辅差工作总结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师教学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反思(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小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师教学工作总结合计(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年终总结】小学数学教师年度述职报告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师教学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第七册(第一学期)多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第五册(第一学期)多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辅差工作总结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师教学总结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反思(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反思(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反思(2012-2013第一学期)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反思(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小结)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师教学工作总结合集(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反思(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育教学工作总结(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