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6
收藏
教材分析:
教材中的信息窗和自主练习所选取的素材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城市环保建设情况、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情况、移动电话数量、沙尘暴次数、学生睡眠情况、网站的访问次数等,这些素材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突出了统计的作用。统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个现实的问题。教材通过设置1998~20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怎样呢这一问题,一方面突出了统计的必要性,让学生感受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行统计;另一方面使学生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特征的认识。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有共同之处,都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因此,教材根据迁移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条形统计图引入,自然过渡到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培养统计意识是统计教学的重要任务,要重视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和判断。统计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设置了大量的调查活动,充分体现了统计的应用价值。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统计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之后安排的,学生已经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各种数量。本单元以此为基础,引入折线统计图的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等统计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认识折线统计图,能完成折线统计图并利用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教学目标:
1、借助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体验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量变化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2、根据需要,能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合理的决策或预测。
3、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数学方法:
学生已经学过统计表、条形统计图,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运用迁移规律,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学习新知识。
教法学法:
(一)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1、引导学生对统计表进行分析,讨论怎样用统计图表示数据,引出折线统计图。
2、对比两种统计图,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3、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二)学习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根据出示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表中的信息进行比较,明确第一个表中的信息主要是反映数量的多少,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比较直观;第二个表中的信息主要是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然后,分别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完成统计图后,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选用不同的统计图来有效的表示数据。
5.6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ppt
5.2圆的对称性(三)课件ppt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课件ppt
苏科版九年级上3.2二次根式的乘除(3)课件ppt
苏科版九年级上3.2二次根式的乘除(1)课件ppt
高碑店小学五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1.2.2直角三角形判定课件ppt
苏科版九上5.6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ppt
《应用题》练习试题
1.2.1直角三角形判定课件ppt
苏科版九年级上5.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4)课件ppt
矩形的性质和判定课件ppt
苏科版九年级上期中复习课件(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5.8弧长及扇形的面积课件ppt
苏科版九年级上5.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课件ppt
第三单元方程测试题(冀教版五年级下)
苏科版九年级上5.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课件ppt
1.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课件ppt
苏科版九年级上3.3二次根式的加减(1)课件ppt
苏科版九年级上3.1二次根式(2)课件ppt
5.2圆的对称性(二)课件ppt
5.9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课件ppt
苏科版九年级上5.5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1)课件ppt
3.3.1二次根式的加减(1)课件ppt苏科版九年级上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件ppt
苏科版九年级上3.2二次根式的乘除(4)课件ppt
苏科版九年级上3.1二次根式(1)课件ppt
冀教版五年级下第四单元分数乘法测试卷B卷
5.1圆(二)课件ppt
苏科版九年级上5.9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课件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