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5
收藏
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册书制作标本表内除法中第一次初步认识除法竖式后,对除法竖式的第二次学习,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除法竖式的基础。鉴于以上原因,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理解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信息窗1是引导学生提出平均分的数学问题,在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在教学信息窗1时,我主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余数和有余数除法,让学生通过分小棒的活动形成认知冲突,产生学习需要。让学生把10根小棒,每人分2根、3根、4根、5根、6根,可以分给几个人?学生边操作边完成表格,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的,一种是有剩余的。这时学生就产生了认知冲突,顺势引出余数。紧接着,我让学生操作9根小棒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由操作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算式的写法、读法。
信息窗1课后主要问题是:部分学困生对有余数除法意义不很明白,尤其是商和余数单位名称的写法不清,以后要加强有余数除法意义的操作和讲解。
信息窗2是让学生借助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学习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本节课我认为首先让学生学会试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用了较多时间和学生共同如何快速、正确的试商。从课堂检测来看,大部分学生的试商准确、快速,说明达到了预想的设计。于除法竖式,主要问题是,学生在计算时有学生数位没有对齐,书写不规范,需要多加练习巩固。
从本单元的测试来看,成绩还是较理想的,在测试中,弱点是:一幅图列出两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由于是填空题,在商后面已写好位,很多学生出现了错误,说明老师在平时教学时对这方面的题目缺少练习,学生不能正确审题,看清题目的意图。
第一单元已结束一星期,由于个人的原因,现在才形成文字,确实有些晚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综合练习教案
中考数学冲刺题及答案2016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连加》教案
2016年高二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汇总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评选吉祥物》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写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模拟卷(苏教版四)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十几加减一位数》教案
2016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之长方体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租船(解决问题)》教案
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模拟卷2(苏教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9加几》教案
2016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教案
第六届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括号》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连减》教案
2016年最新中考数学模拟题
2016北师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综合检测试题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学“9加几》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教案
2016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试题
2016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教案
2016四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归纳之平行与垂直
小学数学理想教学心得 期末复习勿动怒
中考数学考试题2016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剪一剪》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