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5
收藏
教学内容:
教材63,64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结合现实生活,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2、能在生活中发现、提出和解决有关方向的简单问题,在经历探究物体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3、渗透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
是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
是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情境图一,问天,问雅探访桃花村。呈现神兵小将中的问天和问雅路途中迷路了,找不到方向怎么办?
谈话导入:问天和问雅想到山清水秀的桃花村探访,可是在路途中遇到了困难,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迷路了,找不到方向怎么办?
二、直观感受,探究新知。
1、辨认生活中的方向。
(1)启发:同学们有没有可以辨认东、西、南、北的好办法呢?
交流:北极星、太阳、年轮、指南针等学生熟悉的辨认方向的方法。
引导: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呈现学生想到的方法,引导学根据确定一的个方向,再想出其他的三个方向。
(2)引导: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那你知道在我们这个教室里,你们现在面对的是什么方向吗?
那你能找出我们教室其他三个方向上都有什么吗?(学生交流。)
(3)小游戏:学儿歌,做动作。(课件呈现儿歌)
请同学们边默读儿歌,边试着用动作表示儿歌中的方向、要求。
思考交流:在我们的身体位置移动的过程中,东南西北的方向有没有变化吗?
(4)依据儿歌贴平面图。
谈话:刚才的儿歌描写了几种景物?问天和问雅想请同学们帮他们将这四个图片按各自的方向贴在纸上,并表上方向,你愿意吗吗?(小组活动:贴图片。)
交流汇报:(略)
引导: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但是,同学们请注意观察我们的这些作品,同一首儿歌,我们制作的平面图却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怎样才能让人一下就看明白?
小结:在很久以前,人们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因此,他们在制作平面图或地图时规定了统一的方向。(板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辨别简单的平面图。
过渡:问天和问雅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已经学会了辨认生活中的方向,现在想去探访桃花村,你们愿意给他们当小导游吗?(课件呈现平面图。)
引导:看到平面图,你知道了什么?
交流:杏花村在桃花村的什么方向上?你是怎样想的?
活动:根据平面图,你能帮问天问雅找出去桃花村的路线吗?(小组交流。)
汇报:(略)
三、实践操作,积累经验。
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从草地出发找到了许多条去桃花村的路。沿路我们还欣赏了田园乡村的风光。其实我们金阳广场的风景更美,我们给问天问雅介绍一下好吗?
课件呈现金阳广场平面图。
1、交流:这些景点在金阳广场的哪个方向?
2、回答问题:学生独立审题,集体交流。
四、拓展应用,发展思维。
课件呈现游戏平面图
活动一
谈话:问天问雅发现了黑暗魔王的藏身之处,必须要按照正确的路线走才能抓住他,你知道怎么走吗?(学生说行走路线。)
活动二:组织学生在教室内现场玩神兵小将抓黑暗魔王的游戏。(一人扮演神兵小将,其他同学按平面图的路线指引神兵小将一步步
抓到黑暗魔王)
五、归纳总结,提升方法。
谈话: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小结:课后同学们可以利用我们学过的方向的知识设计有趣的游戏,课后玩一玩。
六、限时作业
新课堂32页,第1、2题
板书设计:
探访桃花村
辨认方向
七年级数学垂直的教案1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全章复习课
七年级数学垂直的教案2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11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法6
七年级数学抽样调查举例3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法11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教案2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小结
七年级数学多边形的内角和3
七年级数学抽样调查举例1
七年级数学展开和折叠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法10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减法7
七年级数学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2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12
七年级数学方程总复习1
七年级数学有序数对教案1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减法8
七年级数学单项式教案
七年级数学有序数对教案2
七年级数学从部分看总体
七年级数学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1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教案1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法5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10
七年级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
七年级数学合并同类项公开课教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9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