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5
收藏
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我试图运用尝试教学理论,以旧拓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启迪学生学会思考,这是课堂主阵地上的主要任务。
一、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
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我设计问题情景,让学生说说小数四则混合、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的顺序,然后电脑出示分数四则混合算式,分组讨论,这道题那部分?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分数四则运算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二、精心设计练习。
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等。在课堂练习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外,还出示了尝试题,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尝试题后。教师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习:1.基本训练。2.变式练习。3.游戏练习。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完成后,上、中、差的学生代表上讲台投影自己的作业。学生自己评价、订正。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小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一样的。这样教,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了计算方法和步骤,但是计算正确率偏低。原因在于我本身讲解中没有注意到学生可能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现问题,对课堂教学情况估计不足,又忽略了创设良好教学情景,使学生为做题而做题,缺乏积极性和兴趣,另一个原因,复习铺垫做得不好,出错的大多数都是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这部分的知识。
三、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
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习新知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老师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输来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功。
2016年七年级上册期中质量检测数学卷(含答案)
2016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质检试卷
七年级秋季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2016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单元试题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初一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过关训练试题(含答案)
2016年初一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初一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第二章整式加减测试题
初一数学上册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训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带答案)
2016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检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过关检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九月月考试题
2016年七年级上册数学9月份3份过关测试题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九月月考试题(有答案)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云南)
七年级数学上册9月月考试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初一秋季学期期中数学试卷(附答案)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册12份测试题(附答案)
整式的加减测试卷
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期末复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周有理数加减自测试题(新人教版)
2016秋季学期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2016年9月七年级数学上册月考试卷(有答案)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