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5
收藏
在教学中我体会到,对这一知识的教学千万不能急,不能光看学生计算出的结果正确与否,还应关注学生是否理解了算理。看似简单的计算,实际上对初次学习的学生来说是挺困难的事情。在教学中应多观察多思考学生出错的原因,帮助其对症下药。同时,加强对算理的理解是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的关键。
本周初学笔算乘法,首先学习不进位乘法,问题不是很大;后学习进位乘法,问题就出现了,我认为原因是。
1.学生计算基础差。有一部分学生口算加减法本身就不过关,乘法口诀背得乱七八糟,在进位乘法中计算过程有乘法还有加法,对这部分同学来说就更难了。
2.算理不明白。有一部分同学对竖式计算算理不明白,如向前一位进的数这部分学生都在最高位相加;还有一部分学生进的数与得数再相乘。所以错误百出。
3.计算步骤较多。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成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与进位的数相加,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解决的方法是。
1.加强口算训练。
2.加强学生对计算理的理解。
3.多进行强化训练,直到掌握为止。
人教版数学四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跳伞表演》进阶同步练习
青岛版(五年制)四年上《繁忙的工地 角与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课后反思
人教版四上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观课心得
人教版四上册《认识几分之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小明的一天》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小明的一天》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小明的一天》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四上《蛋的世界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制)四上《三峡工程(一) 小数乘法》应用题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教材分析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实录
青岛版(五年制)四年上《黄河掠影 用字母表示数》单元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小明的一天》教学反思
初中初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认识几分之几》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小明的一天》说课稿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几分之几》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上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
青岛版(五年制)数学四上《黄河掠影 用字母表示数》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教材特点及评价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制)四上《繁忙的工地 角与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四上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评课稿
青岛版(五年制)四年级上《繁忙的工地 角与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