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5
收藏
一、课堂关注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对于现在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生活中百分数并不陌生,他们看到百分数,会说出这是百分数,知道生活中经常有%的存在。因此这节课知识生长点是建立在学生完整掌握分数意义、倍比概念以及在生活中对百分数已经有一个模糊不清的感知认识基础上,通过学生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学习欲望: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的用途等等,这些都将成为学生的兴趣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我打破了原有教材的编排,不从百分数的产生入手,而是由学生交流信息提出问题入手。而事实证明通过相互的交流,学生提出了很多值得探究的问题,而这些也就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课堂关注的是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只有让学生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学生才能产生学习它的欲望。所以在备课时,我特别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体验百分数的价值.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人类社会的紧密联系,了解百分数的价值,增进对百分数的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无论是在引入课题时,还是在百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此外,本课还安排了课前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收集百分数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让学生根据三种酒的酒精度提出建议,这也是学生生活中的事。
三、课堂关注的是学生收集信息,应用信息能力的培养。
21世纪的受教育者已不再满足于是一个只会吸纳大量事实信息的人,而应该是一个知道如何在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进行检查、评价和应用所用信息的人。如我在引导学生解决什么是百分数这个问题时,让学生从自己收集的信息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条,说出具体含义。
四、课堂关注的是学生的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
课堂上学生自我评价不仅表现在双基掌握上,还注重情感评价。如:举出了奥运会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到运动员们获得优秀成绩的来之不易,同学们要想成功也要付出努力才行。还巧妙利用含有百分数的激励性名人名言。我想这些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应该是终身受益的,体现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教学技艺,取得双赢效果。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在课堂上一览无遗。
《分数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练习测试卷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综合测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复习易错题整理
苏教版小学数学毕业测试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达标检测题
2014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总复习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数学毕业综合练习测试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测试卷
2013年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数学毕业应用题专项训练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2013年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总复习练习题
2013年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高分密题
六年级下册小学数学质量检测试卷(加答案)
江苏省重点实验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试卷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分析
2014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六年级上册数学口算期末复习题
2013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口算比赛试题
2013秋季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综合复习卷答题卡
2013年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
2014年小学数学五年级计算比赛试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2013秋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