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2
收藏
7的乘法口诀是学生在学习1~6的乘法口诀后才进行教学的,已经有了基础。
我通过情境提出具体的问题,摆1个图形用7个板块,摆2个、3个7个用多少个呢?利用加法解决并把得数填在表格里,为编制乘法口诀作铺垫;接着,把具体问题抽象成相同数相加的数学问题,分别是1个7、2个77个7相加的和,也是17、2777;根据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口诀。
这节课就是让学生经历编写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口诀的意义;会背口诀,提高口算能力;按理说学生有了1~6的乘法口诀的经验,学习这个内容不会有什么问题,有的学生能很快学会,而有个别学生一节课都没学会7的乘法口诀。通过观察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有的早就熟记了口诀表的所有内容,上课时不愿意参与编制口诀的过程,而是急于表现自己;而有些学生还没有接触过7的乘法口诀,一节课下来也不能熟记口诀。因为7~9的乘法口诀和前面的内容相比,句数多,数字大,容易混淆。尤其从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这几句难记。应该多让学生记一记,背一背。不过,在设计练习的时候,都紧扣了教学的重点,给单调的乘法口诀融入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设计了闯关题,使气氛活跃起来了。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的思维已经摆脱了7的乘法口诀的局限性,达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多维目标的整合与统一。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认识11~20各数》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数一上册《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教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教学教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相关资料之评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小学数学教研小论文 低年级数学活动经验探索
精编小学一年级数学寒假作业试卷(北师大版)
2016年一年级数学数字知识点总结
西师大版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9加几》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一分》教学反思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11~20各数》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小学低数组数学学科过程性评价展示交流总结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11~20各数》同步练习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混合运算》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相关资料之评课稿
最新一年级上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总结
西师大版一年数上《认识11~20各数》相关资料之评课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上册《分一分》同步练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1~20各数》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混合运算》单元主题备课资料(一)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上《认识11~20各数》相关资料之评课稿
西师大版一年数学上《认识11~20各数》相关资料之评课稿
西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一分》同步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