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2
收藏
教学目的:
1、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在应用口诀的过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用8个小正方体拼一拼,看看你能拼出哪些熟悉的形状?
谈话:用8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每人再拼两个这样的大正方体。学生拼完后,相互检查。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谈话:你们小组的同学摆一个大正方体用了几个小正方体?看看你们拼成的大正方体,数一数或算一算,摆这样的2个大正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摆3个呢?摆8个呢?
2、看课本上的表格,提问:谁能说一说这个表格的意思?请大家把表格填完整,尽量自己填。
组长检查每个同学表格填得是否正确,指导填错的学生改正。
3、提问:你能看表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如果有困难,可以根据表里的数先写乘法算式,再编口诀。
4、全班交流,指名读口诀,大家共同订正。
5、练习记忆,再讨论交流。
你认为哪几句好记?你用什么什么方法来记住的?
三、组织练习,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1 独立做题,把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每组三道题的得数相同?
2、想想做做2
订正后提问:你是怎样填写的?你是怎样想的?如果知道6个8相加的和是48,你能算出7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吗?如果知道8个8相加的和是64,你能算出7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吗?
讨论:我们可以怎样记住那几句难记的口诀?
3、想想做做3。
谈话:看看题中的两个小朋友,你能说出这道题的要求吗?同桌两人一人说8的乘法口诀,另一人说能列出的乘法算式,说完后再交换角色练习。活动结束后提问:你们根据一句乘法口诀说了几道乘法算式?有特殊情况吗?
4、想想做做4 5、想想做做5、6 谈话:仔细观察插图,看一看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想想该怎样列式计算,再填写算式。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4水中救援》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一上《走进花果山》探索规律教案
青岛版数学一上《走进花果山》窗口教案3
青岛版数学二上《小小宇航员――回顾整理》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1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1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一上第七单元《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信息窗六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1缝沙包》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一上《走进花果山》信息窗三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上《第一单元我学会了吗?》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2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3猴子捞月亮》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一上《走进花果山》窗口教案2
青岛版数学二上《看杂技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一上第六单元《有趣的游戏》学案
青岛版数学二上《位置与方向―练习课》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一上第六单元《有趣的游》学案1
青岛版数学一上第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信息窗二》学案
青岛版数学二上《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上《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上《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
青岛版数学一上第二单元《帮妈妈整理衣服》学案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4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上《森林聚会》教案
青岛版数学一上第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信息窗一》学案
青岛版数学一上第七单元《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信息窗二
青岛版数学二上《信息窗2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二上《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青岛版数学一上第六单元《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信息窗一》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