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1
收藏
《认识乘法》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3页。我把教学重点定位为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难点定位为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在教学《认识乘法》之前,我查阅了不少相关教学案例。其中大多数都是以有趣的情境引入,让学生写出相同数或者不同数相加的加法算式,接下来进行比较分类,在分类中一步步引出乘法的意义。我参照了江苏姜堰市行知实验小学王荣、于涛老师撰写的教案,依葫芦画瓢,在自己班里进行教学。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重难点的突破不到位,一方面是由于自己教学经验组织的缺乏(进入牌小的第一节数学课),另一方面就是对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握很不到位。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新课标》也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上组织、展开学习活动。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要的任务是分析教材、吃透教材,不要盲目的依赖教材,同时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年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经验中,虽然经常见到几个几的现象,但很少用几个几来进行描述;在以前学习的加法中,虽算过同数连加,但并不要求说出是几个几。对于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几个几做的并不是很好,以至于学生课后作业中暴露出对于乘法意义的掌握并不是很深刻。教后我想我应该在课堂上多让学生说说情境中或者算式中所蕴含的几个几。
另外教学加法和乘法的联系与区别环节中,对于譬如3个4的和与3和4的和的辨析不够。
【数学说课稿】《认识方向》说课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年级数学讲义:第五讲《逻辑推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认识轴对称图形
三年级数学讲义:第四讲《图形面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 四边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毫米、分米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循环小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稿 秒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认识乘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营养午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 分数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位置与方向》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说课稿《秒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讲义:第一讲《平均数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循环小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年月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猜生日
三年级数学讲义:第三讲《和差倍》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 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面积的含义
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6的乘法口诀
三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分桃子》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说课 长方形的周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 统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桃子》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 如何说课2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说课稿 倍的认识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