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1
收藏
关于第8页主题图我是这样利用的:
首先让学生从图中找到数学信息每辆车准乘70人,二(1)班35人,二(2)班30人,二(3)班35人,二(4)班34人,那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理解准乘、和乘的意思。
接着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我认为在教学计算方法之余,还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两个班可以合乘,另两个班和乘行不行?因此,我让学生充分讨论,设计出合理的乘车方案:
方案1、二(1)和二(2)36+30=66、二(3)和二(4)35+34=69合理;
方案2、二(1)和二(4)36+34=70、二(2)和二(3)30+35=65合理;
方案3、二(1)和二(3)36+35=71、二(2)和二(4)30+34=64不合理。
然后我又让学生对第3种方案进行讨论,看有没有办法解决?有许多学生想到可以从第一辆车调到第二辆车上1人,但有同学又认为这样不太方便。
我认为这样利用第8页主题图不但能完成应有的教学内容,还培养了孩子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效果良好。
人教版初三数学《二次函数》教学计划模板
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和射线》教学设计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片段教学
新课标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反思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我换牙了----统计》教案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我换牙了----统计》教案
北京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反思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平均数》教学反思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教案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我换牙了----统计》说课材料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我换牙了----统计》备课内容
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乘法》教学反思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暑假作业答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可能性》相关资料
五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详解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线段、直线和射线》教学设计
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学反思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与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评课材料
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知识点整理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我换牙了----统计》教学设计
新课标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说课稿
北京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
16年夏季寒假数学作业测试题(初一必备)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