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1
收藏
1、课堂的调控
整节课学习内容没有给学生足够时间将知识内化,在很多地方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说、让学生练的机会时间不 多。在新授阶段,时间过于短暂,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安排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尽快内化为自身知识。在总结过程中,相同点不同点也可由学 生来说一说,体现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氛围。
2、关于估算与口算
想想做做6:该题设计估算,体现估算的多样 化:这题中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熊猫馆到老虎馆,有直观感觉就可以判断。第二层次:44+42与44+52,一个加数相同,由另一个加数判断两式得数大 小。第三层次:44+42与35+38,由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估计得数,先加十位,再看个位是否满十,是否要进位。第四层次:54+35与 42+44估算的结果都是80多,只有口算出具体得数才能比较。
可以设计如下,出示图片以及图片后后,可顺次提问如下问题:
①从猴山到蛇馆有几条路?
②从猴山到孔雀园有几条路?
③现在让你比较什么?44+4244+5235+3854+35
④我们比较那条路最近也就是看这四个算式中哪个算式结果最小,那你能不计算出具体结果就判断出来吗?
2.9 用数学 教案2
1.4 位置(第4课时) 教案2
2.4 十几减几的减法 习题课教案3
4.4 读数、写数 习题课教案2
3.1 平面图形的拼组 教案
4.3 读数、写数 教案2
1.3 位置_左、右 教案3
4.5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教案1
2.1 十几减九的减法 教案3
2.3 十几减几的减法 教案2
4.1 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案
2.11 整理和复习 教案1
2.9 用数学 教案3
4.6 数的估计 教案
2.5 十几减八的减法 教案
2.1 十几减九的减法 教案1
4.4 读数、写数 习题课教案1
4.2 数数、数的组成 习题课教案
2.10 用数学 习题课 教案1
1.2 位置_前、后 教案2
1.3 位置_左、右 教案2
2.2 十几减九的减法 习题课教案2
2.9 用数学 教案1
1.4 位置(第4课时) 教案1
2.11 整理和复习 教案3
3.2 立体图形的拼组 教案2
2.7 十几减六的减法 教案
4.8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案1
4.5 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教案2
3 图形的拼组 习题课 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