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30
收藏
数学科组期末试卷分析
一、命题分析
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做到面向全体,又有所侧重。全校数学组试题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检测,又考查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同时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次期末数学科质量测评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其命题具有如下特点:
1、六年级的考题与以往没有太大的变化,卷面仍以填空、选择、判断、计算、应用题等较为熟见的题型结构,涵盖了教材的所有内容,各个知识点都得到考查.计算题、应用题及其他分别约占总分的1/3,分值分布较为合理。
2、试卷看似简单,但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要求很高。
3、一至五年级的命题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题型、内容新颖而全面,更加突出数学知识生活化的特点。实际应用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要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收集信息、计算,并加以推理判断,才能很好的完成。
4、相比之下,六年级的命题缺乏生活性和趣味性,知识点单一,综合性与知识内在联系性不强。
5、本次期考的命题总体令人满意。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期末数学科考试,从学生答卷看,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
1、考生心态没有端 。考试个别同学没有很好的做试题,从试卷看,个别学生不够重视考试,积极采取措施抓紧抓好。
2、各小学教学质量很不均衡。
3、 低、中、高学段教学质量也不均衡。全校数学科平均分、及格率低年级超标,而中、高年级却不达到规定的要求。
4、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普遍较差。各年级测试命题难易适中,其命题与教材、学生练习资料没有太大的差距,可是全校统计,大多数教学班学业成绩没有达到教研室教学常规管理条例的要求。
5、多位数和小数、分数乘除法计算错误较多。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熟练掌握计算法则,二是计算时马虎草率,以致出现不应有的错误。
6、学生对应用题的题型特征及解题规律掌握较差,造成应用题失分较多。
7、低年级学生不善于观察、收集数学信息,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生活问题。
三、 今后教育工作设想
1、继续实行期中、期末测评交换监考、集中评卷,确保测评成绩真实、准确。
2、各学校必须认真抓好在校生控辍工作。转出学生必须造册登记,并经中心学校审核确认。
3、加强班级教育教学督导检查,加强训练、辅导、检测力度,做到《同步练习》、《自学手册》与教学同步完成。
4、各校认真做好期中、期末测评试卷的存档和评析。
数学科组期末试卷分析
一、命题分析
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做到面向全体,又有所侧重。全校数学组试题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检测,又考查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同时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次期末数学科质量测评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其命题具有如下特点:
1、六年级的考题与以往没有太大的变化,卷面仍以填空、选择、判断、计算、应用题等较为熟见的题型结构,涵盖了教材的所有内容,各个知识点都得到考查.计算题、应用题及其他分别约占总分的1/3,分值分布较为合理。
2、试卷看似简单,但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要求很高。
3、一至五年级的命题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题型、内容新颖而全面,更加突出数学知识生活化的特点。实际应用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要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收集信息、计算,并加以推理判断,才能很好的完成。
4、相比之下,六年级的命题缺乏生活性和趣味性,知识点单一,综合性与知识内在联系性不强。
5、本次期考的命题总体令人满意。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期末数学科考试,从学生答卷看,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
1、考生心态没有端 。考试个别同学没有很好的做试题,从试卷看,个别学生不够重视考试,积极采取措施抓紧抓好。
2、各小学教学质量很不均衡。
3、 低、中、高学段教学质量也不均衡。全校数学科平均分、及格率低年级超标,而中、高年级却不达到规定的要求。
4、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普遍较差。各年级测试命题难易适中,其命题与教材、学生练习资料没有太大的差距,可是全校统计,大多数教学班学业成绩没有达到教研室教学常规管理条例的要求。
5、多位数和小数、分数乘除法计算错误较多。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熟练掌握计算法则,二是计算时马虎草率,以致出现不应有的错误。
6、学生对应用题的题型特征及解题规律掌握较差,造成应用题失分较多。
7、低年级学生不善于观察、收集数学信息,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生活问题。
三、 今后教育工作设想
1、继续实行期中、期末测评交换监考、集中评卷,确保测评成绩真实、准确。
2、各学校必须认真抓好在校生控辍工作。转出学生必须造册登记,并经中心学校审核确认。
3、加强班级教育教学督导检查,加强训练、辅导、检测力度,做到《同步练习》、《自学手册》与教学同步完成。
4、各校认真做好期中、期末测评试卷的存档和评析。
数学科组期末试卷分析
一、命题分析
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做到面向全体,又有所侧重。全校数学组试题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检测,又考查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同时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次期末数学科质量测评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其命题具有如下特点:
1、六年级的考题与以往没有太大的变化,卷面仍以填空、选择、判断、计算、应用题等较为熟见的题型结构,涵盖了教材的所有内容,各个知识点都得到考查.计算题、应用题及其他分别约占总分的1/3,分值分布较为合理。
2、试卷看似简单,但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要求很高。
3、一至五年级的命题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题型、内容新颖而全面,更加突出数学知识生活化的特点。实际应用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要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收集信息、计算,并加以推理判断,才能很好的完成。
4、相比之下,六年级的命题缺乏生活性和趣味性,知识点单一,综合性与知识内在联系性不强。
5、本次期考的命题总体令人满意。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期末数学科考试,从学生答卷看,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
1、考生心态没有端 。考试个别同学没有很好的做试题,从试卷看,个别学生不够重视考试,积极采取措施抓紧抓好。
2、各小学教学质量很不均衡。
3、 低、中、高学段教学质量也不均衡。全校数学科平均分、及格率低年级超标,而中、高年级却不达到规定的要求。
4、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普遍较差。各年级测试命题难易适中,其命题与教材、学生练习资料没有太大的差距,可是全校统计,大多数教学班学业成绩没有达到教研室教学常规管理条例的要求。
5、多位数和小数、分数乘除法计算错误较多。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熟练掌握计算法则,二是计算时马虎草率,以致出现不应有的错误。
6、学生对应用题的题型特征及解题规律掌握较差,造成应用题失分较多。
7、低年级学生不善于观察、收集数学信息,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生活问题。
三、 今后教育工作设想
1、继续实行期中、期末测评交换监考、集中评卷,确保测评成绩真实、准确。
2、各学校必须认真抓好在校生控辍工作。转出学生必须造册登记,并经中心学校审核确认。
3、加强班级教育教学督导检查,加强训练、辅导、检测力度,做到《同步练习》、《自学手册》与教学同步完成。
4、各校认真做好期中、期末测评试卷的存档和评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整时)》教案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下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卷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归一典型应用问题
新课标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旋转》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计算专项提高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欣赏与设计》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顺序之上下》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专项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数花生》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摆一摆、想一想》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典型平均数应用问题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一位小数加减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能力提高训练题1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9加几》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应用能力提高训练题2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11-20各数的认识》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能力提高练习题4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教案
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读写和意义3》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乘法》教案
小学三下数学《认识平面图上的东西南北和路线图》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11-20各数的写法》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顺序之教室》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