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9
收藏
尊敬的各位领导,今天有幸在这里作《分数除法》的课程解读,也是从教多年来第一次站在课程标准的高度上看《分数的除法》这一章节,解读不到位之处还望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课程标准》对于第二学段四至六年级数与代数的认识提出如下要求;认识分数、比较分数大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和混合运算,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基于以上的要求,我认为苏教版第十一册《分数除法》的学习,应该实现如下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分数(不含带分数)除法以及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式题。能列出方程解答已知的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相关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的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思考。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研究,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教材的编排具有以下特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教材的基本结构如下:
例1 分数除以整数 练习十一(P55~61)
例2、例3 整数除以分数
例4 分数除以分数
例5 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 练习十二(P62~65)
例6 分数连除、乘除混合
整理和练习(P66~67)
1.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提高了学习和探索活动的有效性。
教材依据《课程标准》本单元的教材同时存在着两线索:一是分数除法的计算;二是有关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分数除法的计算包括计算法则的推导,以及分数连除、乘除混合的两步计算。其中,计算法则的推导是按照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的顺序展开的,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主要是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这样,把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小步推进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教材由易到难,从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线索,引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的过程,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更充分地发展。
初中数学教案: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实践与探索》教案模板
2014——2015学年度下册五年级数学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14年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4年秋季学期一年级数学培优补差计划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4学年秋季学期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年度二年级下册数学科教学计划
小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5年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14年秋季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人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初中数学教案: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模板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4至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2014年秋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14年秋五年级上册数学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