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9
收藏
教材分析:
1.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第四单元的具体内容与编排如下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和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内容编排如下
计算法则
分数除以整数(例1)
整数除以分数(例2、例3)
分数除以分数(例4) 实际问题
分数除法应用题(例5)
两步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例6)
比的意义、表示方法、各部分名称、求比值(例7、例8)
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例9、例11)
按比例分配问题(例12)
整理与练习
3.本单元教学内容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第一,计算内容编排成两段。
一是计算法则,二是乘除两步计算。这是考虑到从理解法则到掌握法则需要一段过程,教学应遵循这个规律。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应用计算知识,能起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才能比较轻松地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第二,计算法则的教学编排细致。从分数除以整数到整数除以分数,再到分数除以分数,最后才形成包摄性强的法则。
第三,单独编排例题教学应用题。
本单元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是在分数乘法概念的基础上列方程解答的。它与分数乘法应用题,在数量关系上有一致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有许多可以比较、需要区分的内容。由于解法比较特殊以及教学内容比较多,单独编排有利于教学。
第四,编排四道例题教学比的基础知识。
前两道例题循序渐进地教学比的意义,先认识两个同类量的比,再认识两个不同类量的比,逐渐建立比的概念。后两道例题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从化简整数比到化简分数比、小数比,使比的概念得到深化。有了这些扎实的基础知识,就能解决不同情境里的、不同方式呈现的按比例分配问题。
第五,联系生活和已有经验,建构比的知识。
教学比的意义和性质,有大量资源可以利用。例如几种物体的份额关系、常见数量关系等。教材用比表示果汁和牛奶的杯数关系,表示白色方格与红色方格的个数关系;利用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总价除以数量求单价,理解路程与时间的比、总价与数量的比;联系分数基本性质得出比的性质让学生在应用已有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新知识,在建立新概念的同时深化原有认识。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试卷西师版
小学数学第十册期末试题分析2016年
小学生2014五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
2014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人教版2014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上册测试卷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分析
2016年的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题答案
小学2014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题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答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2014年五年级数学应用题
2016年小学五年级应用题2014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2016年数学应用题
2016年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习题
2016年小学五年级应用题练习
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答案
2016年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练习题
小学2014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答案
小学2016年五年级数学应用题练习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小学2014五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小学2016年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016年2014年五年级数学应用练习题
小学2014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
小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2014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题西师大版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2016年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练习题
小学2014五年级数学上册检测试卷
2014年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题分析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