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9
收藏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研究的构建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数学并非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数学学习过程的实质上是学生主体富有思考性的探索过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一直不放心。如在教学《圆的周长》的教学时,学生的精彩的课堂表现才让我觉得我对学生的担心是多余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的是让学生动动手探索新知识;在实验中去发现规律、验证规律,找到求圆的周长的方法。我觉的目标实现了。
教学片断如下:
测量圆的周长。师:同学们请用直尺量出圆的周长。
生:(动手量,发现)不能量。
师: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生:直尺是直的,而圆是曲线的。
师:那就没办法知道圆的周长了吗?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如何求圆的周长。
(每个小组分别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学具开始了积极地小组活动,对于学生的问题给予指导)
小组汇报:
组1:我们组测量的是胶带的周长,我们用绳子绕胶带圆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测出绳子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组2:我们将圆放在直尺的零刻度上滚动一周记下最后的刻度就算出了圆的周长。
组3:我们组测的是圆形纸片的周长,用这根线绕它一周,然后展开测量线的长度即可。
组4:拿的圆形铁丝的周长,只要把它展开就能测出周长。
师:同学们通过合作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同学们在听小组汇报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大家的办法中是否有相似之处?
生1:大家在测量的时候都没有直接测量圆的周长,都是把圆转化成了线段来量。
生2:老师我发现都是把圆这个曲线图形变成直线图形来求。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钉子板上的多边形 》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1小数加、减法》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四小数加法和减法》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1比较图形的面积》导学案习题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1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第3课时》教学反思体会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3 圆的面积 第1课时》教学反思感悟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负数的初步认识》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6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小数乘法》导学案习题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六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 4 小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6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导学案习题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8一个数除以小数》导学案习题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3圆的面积 第2课时》教学反思感悟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1比的意义 第1课时》教学心得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2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5小数乘小数》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7 整理与练习》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1小数乘整数》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班级联欢会》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 6积的近似值》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1认识小数》导学案习题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2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组成》导学案习题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3小数除以整数》导学案习题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2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体会心得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7积的近似值》导学案习题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1复式统计表 》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6求近似数》导学案习题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确定起跑线 第1课时》教学反思感悟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