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9
收藏
本节课是教学百分数的第一节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说出百分比数的意义,会读写百分数,并且会区别百分数和分数区别。
上完这一节课,我觉得学生对这一节内容掌握得还是比较扎实的,绝大部分学生对百分数的读法、写法和意义都理解的比较透彻,完成后面的练习也很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知识都是学生自己经历探索、交流得到的,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成功之处:
在教学材料的安排上,让学生充分收集有关百分数的资料,所以孩子们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能具体谈谈每个百分数包含的具体的意义,进而总结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并充分体会到百分数认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以学生为主体,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可供独立思考,又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学第一个环节时,以幻灯片新式提供有关百分数时,出现了困难。我意识到此时是他们相互交流,互相合作的最好时机,我抓住这个机会,给他们合作的空间,这个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学生在总结分数与百分数意义联系和区别时,又一次遇到困难,迫切需要交流,在学生激烈的争论中,把分数与百分数意义本质上的区别和联系总结的非常完成。两次交流就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得到了有效
解决,学生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尊重学生,全体参与。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多种形式的教学,多媒体教学作为辅组,鼓励大胆发言,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思维为
目标,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不足之处:
1、在处理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方面。
没有让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还是觉得很遗憾。虽然也让学生结助幻灯片,结合现实生活谈了百分数的意义,还是觉得学生没能亲自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存在的。还须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的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让孩子们深刻领悟到意义的内涵。
2、本节课还有两个知识点我没有讲到。
第一个是百分数的分数的单位,在学生会读写百分数之后,我也应该把这个内容顺势让学生理解,我没有做到。
第二是没有让学生明白为何要学习百分数?它的作用是什么?由于备课的不精细,考虑的不全面,造成本节课很不完美,只有利用自习课在进行补救了。
2013浙江省中考数学平面几何基础专题解析
一元二次方程达标检测试题(带答案)
2013年各市实数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
13届九年级数学上册入学考试试题(带答案)
2013年浙江省中考数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试题分类解析
2013年浙江省统计与概率中考数学试题解析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根式乘除周周练试题
16年初二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
2013年三角形中考数学题解析
2013年中考模拟考试数学试卷
2013年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中考数学题分类解析
2013年中考数学平面几何基础试题解析
2013年浙江中考数学押轴题归总解析
2013年图形的变换中考数学题分类解析
2013年浙江省三角形中考数学试题专题解析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2013年中考数学统计与概率试题解析
2013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周周练试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反比例函数单元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开学摸底考试试题(附答案)
中考数学第二次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3年中考数学方程(组)和不等式(组)试题解析
2013年中考数学题分类解析
2013年浙江省中考数学实数试题解析
2013年中考数学统计与概率试题分类解析
2016学年初二数学下册期中测试题
2013年中考数学图形的变换试题解析
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题(附答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